攸县三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年级历史科试卷命题人:王国其审题人:文武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和座位号。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本试卷共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5.请大家认真、细致、严谨的答题,尽自己最大努力争取考出满意的成绩。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中对应的题号下,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近代以来外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中俄《伊犁条约》D.《辛丑条约》2.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中国近代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是由谁发动的?A.美国B.俄国C.英国D.法国3.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确定开放是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4.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被称之为“万园之园”,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断壁残垣,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是:A.英美联军B.英法联军C.英俄联军D.美俄联军5.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俄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是指:A.得到巨额赔款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6.新疆连绵数千里的左公柳下有这样一个告示:昆仑之墟,积雪皑皑,杯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侯所植。告示中的“左公”指的是:A.左宝贵B.左宗棠C.李鸿章D.曾纪泽7.“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尼布楚条约》D.《辛丑条约》8.对比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与中英《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A.割地B.赔款C.开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9.“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阵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根据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关天培B.邓世昌C.左宗棠D.陈独秀第1页/共4页座位号10.《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为强国,中国近代有许多人开始救国的探索,下列人物中曾发起洋务运动的是:A.李鸿章B.魏源C.林则徐D.康有为1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这些工业创办于: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新文化运动期间D.辛亥革命期间13.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组织强学会C.《马关条约》的签订D.“戊戌政变”的发生14.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才通顺:①.为走救国之路,A公车上书,②.不作亡国之君,B下诏变法。③.反对变法维新,C发动政变,④.以血唤醒民众,D慷慨就义。15.在右图所示的刊物上提出过的著名口号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民主与科学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6.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A.张义B.李辛C.王平D.赵洋17.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18.“孙中山,开炮了;革命党,进城了……”这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中的一段童谣。这段童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