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语文冲刺押题系列高考押题卷20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李学勤先生认为,古史传说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表现了中华文明萌芽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史记》一书沿用《大戴礼记》所收《五帝德》的观点,以黄帝为《五帝本纪》之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一种标志。《本纪》记载的黄帝,尚有部落时代的遗风。而且,以炎黄二帝的传说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现代人创造的,乃是自古有之的说法。很明显,这指出了炎帝和黄帝兴衰上的先后列序。(选自《北京科技报》,有删改)1.下列各史料中关于炎、黄二帝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史记》中记载,黄帝和炎帝曾经打过几仗,黄帝在征服炎帝后,又擒杀了叛乱的蚩尤,被诸侯尊奉为天子。B.《国语》中有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记载,其中讲黄帝和炎帝是兄弟两个,都是少典氏之子。C.《史记》沿用《五帝德》的观点,以黄帝为《五帝本纪》之首,认为黄帝尚有部落时代的遗风,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一种标志。D.根据《史记索隐》考证,少典是诸侯国号,不是人名,更不是炎帝、黄帝父亲的名字。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3分)(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3分)(3)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第8题。秋雨叹三首(其一)杜甫(17),却话巴山夜雨时。(18),只缘身在最高层。(19),夜吟应觉月光寒。(20),衣冠简朴古风存。(21),身世浮沉雨打萍。(22),将登太行雪满山.(23)床头屋漏无干处,。(24)纷纷暮雪下辕门,。(25)杨花落尽子规啼,。(26)浩荡离愁白日斜,。(27)浊酒一杯家万里,。(28)无可奈何花落去,。(29)马作的卢飞快,。(30)学而不思则罔,。(31)锦帽貂裘,。(32)不应有恨,?(33)波涛如怒,。(34)不耻下问,。(35)夕阳西下,。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通俗史学家蔡东藩来新夏有意识的行为。从中也能约略窥知撰者为什么把《清史演义》的写作提到第一位的奥秘所“”“”在。而自序中的词语也正是作者对洪宪帝制的历史鞭挞。民国十年正是直皖战争给民众带来兵燹灾祸之际,蔡东藩更运其如椽之笔,进一步地投枪于军阀统治的黑暗现状。他“历数民元以来的动乱不宁,更明确表达其正直的史德说:窃不自揣,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