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低段语文自育自学VIP免费

小学低段语文自育自学_第1页
1/3
小学低段语文自育自学_第2页
2/3
小学低段语文自育自学_第3页
3/3
低年级“自育自学”初起步曙光小学龙图校区方芳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当今,很多老师都已意识到让学生学会学习远比纯粹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在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已占主导。回想自己走过的“自育自学”课堂的这大半个学期,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现在的初具雏形,有太多想说的。初接触“自育自学”型课堂时,我正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对于刚接触这一课型的我来说,一切都如盲人摸象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虽然也观摩过别人的课堂,但依然感觉如在云里雾里一般,不得要领。尤其是面对一群依然懵懂的二年级孩童,更是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在践行“自育自学”伊始,我看了何炳章老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一书。他在书的扉页上说:“自育自学”实验,就是通过系统的操作模式,将系统的“自育自学”理论变为教育现实的教育实验,是坚守教育本质、运用教育根本规律、遵循人才成长普遍原理的教育实验,是从教育原点出发、谋求学生终身受益、向学生“烧心香”的教育实验。这简单的一句话,对我和我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一条“漫漫长征路”。一路上,我们披荆斩棘,倒也收获颇丰。一、教师要多学、多看、多思考。我是一名年轻的新教师,我觉得新教师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学习。从接到“自育自学”任务以来,我便积极外出听课,凡是包河区内举行的“自育自学”研讨课,都能看到我的身影。在听课过程中,积极吸收他人所长为我所用。除此之外,我校有几位颇有经验的老教师,在“自育自学”这一课型的研究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也毫无保留的给我传授经验,教授我训练方法,使我得以更快地成长。当然,我也知道,学别人学得再像,依然是依葫芦画瓢,要想走出自己的“自育自学”特色,必须从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一条符合我班情况的“自育自学”道路。二、建设小组合作型的课堂常规。我们班级共43名学生,早在一年级,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活动。但是,我们班级的四人小组,虽有小组之名,却无合作之实,小组成员间各自为政,缺少合作的意识。因此,加强小组合作,确定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定位,是我训练的重点。四人小组中,必须有一位学习能力强,且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学习小组长。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合作意识不强,并不明白“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以在小组活动尚未开始之前,我便赋予小组长“至高无上”的权利,让他们着实过了一把有实权的瘾。尤其是对于刚接触“自育自学”的低段学生来说,一些必要的硬性管理措施是可行的,例如规定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必须发言,自由发言结束后由小组长指定一人在全班交流环节中进行小组总结,这都需要一位“强势”小组长的组织和引领。除了学习小组长,每个小组还有一名纪律小组长,负责掌控小组在讨论中的各项纪律,如禁止大声喧哗,控制合适的音量,发言要有序等等,以帮助学习组长更好地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无规矩不以成方圆。“自育自学”课型最大的优势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地自学后将所得、所感与同伴交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既不能在组内一言不发,也不能充当语言霸权的角色。所以,组长的协调与组织能力,就至关重要了。三、培养具示范作用的小组何炳章老先生认为小组讨论在交流自学情况环节中是比较好的形式。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收获。对于新进的实验班,如何发挥小组学习优势是个难题。我认为可以首抓组长的培养。指导他们用简练的语言组织好小组内其余学生的交流,例如教给他们一些组织性的语言:“首先,我们开始……”“我们用分自然段(或其它)的方式朗读课文”“下面,我们开始交流……”等等,对于组织能力有限的低段孩子来说,这种方式无疑是简单而有效的。其次,观察总体能力较强的小组,将他们请到全班学生面前展示交流的过程。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推动更多的小组尽快学会有序有效地交流。对于低段的实验班,小组的训练可以先从同位开始,然后推广到小组。最终达到全班所有的小组都能在组长的组织下积极有效地围绕重点开展交流。四、适当的评价激发学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低段语文自育自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