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作文批改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批改作文真是一件苦差事,同事算了一笔帐,假如平均为每位学生的作文写50个字的评语,全班七、八十个学生就得写出三、四千个字,一次下来,不亚于写一篇论文了。大家常自我解嘲说自己是新时代的"愚公",面对一叠叠的作文,常常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埋头苦改,直改到眼睛能与大熊猫媲美为止。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当我们把辛辛苦苦熬夜精批细改的作文分发到学生手中时,(当然那是写完作文十来天以后的事了),学生只瞄了一眼“优、良、及格“,然后似懂非懂地看看红红的评语,便接着写第二篇作文。然后事情再循环一次,作文未必有什么长进。优化作文批改方式,提高作文批改的质效势在必行,本人做如下尝试:一、大致浏览,抓典型问题集中讲评学生写完作文后,大致浏览,将习作按”优、良、中、差“归类,归纳出每一等级存在的共性问题,各选几篇加以讲评,在讲评过程中渗透作文方法的指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自行修改。不符合习作要求的学生进行第二次习作,教师抽时间再进行批改,表面上看花的时间更多,但教师省去了在学生习作本上写过多评语的时间,将指导的时间延长,这无形中提高了作文批改的质效,久而久之,作文能力提高必将指日可待。二、自改互评读改结合自批自改是学生提高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训练的目的。自批自改,并不是放任自流,同样应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教练“的工作,教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标准,要求学生在”读“中改:1、轻声读一遍,改正错字、不当用词等;2、逐段默读,修改病句;3、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4、通读全文,看看选材等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将班上学生进行分类:中上程度的学生要求较高,中下程度的学生则偏重于字词句的修改,而后逐步提高,努力发掘学生改文的主动性。自改后,让学生互改、互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三、评语精当少贬多赞教师不必太在意评语的长短,是否华美,有针对性即可。如对一个好不容易才写出一篇文章的学困生,我们可以这样写:”你能动笔写就是好样的,希望你下一篇作文能把句子写得更通顺些!“对写的得好得学生由衷地来一句赞美:”从你的作文中老师似乎看到了小作家的影子,继续努力!“对作文有进步的学生就鼓励他一把:”你进步了,我真高兴!“如此种种。写评语,是一种与学生心灵的交流,而非古板的评价。以上的做法,与同行交流,属抛砖引玉,希望能学习到同行们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帮助我在作文教学、批改方面做得轻松些,效果更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