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化学三轮专题复习Word版教师文档:考前体系通关小册子一、命题分析分析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并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可以发现选择题所考题型,三年来既有延续,又有创新,具体分析如下表:频度化学与STSE7低阿伏加德罗常数79中离子方程式12低同分异构体81012高有机反应类型9低电化学1110中电解质溶液101111高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3139中化学实验713中常见有机物及无机物的组成、性质和用途8、128中通过上表题型统计可得出以下规律:(1)每年的高考试题类型具有连续性,主要考查《考试大纲》中的主干知识,如对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及电解质溶液的考查。(2)求新、求异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如年相对年新增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阿伏加德罗常数题型的考查,而且这两个题型又成为年相对年的连续性题型,年新增的化学实验、常见无机物及有机物性质和用途这两个题型在年高考中得以连续,因此新增加的有关溶度积考查的题型也极有可能出现在年高考题中。二、抢分技巧1.明确选择题的常见陷阱在选择题中,命题者为了更好地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常在题中设置一些陷阱。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常见陷阱有:(1)概念陷阱:化学基本概念相当多,其命题陷阱主要是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或适用条件上。若概念混淆易掉进命题者的陷阱中,所以对概念要理解透彻,把握概念的本质。年份题号题型(2)思维定势陷阱:考生往往习惯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命题者根据考生的这一弱点,常常在命题中偷梁换柱或弱化信息巧设陷阱,如Al(OH)3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命题者就设置Al(OH)3也溶解在氨水中的陷阱;HNO3能氧化Fe2+、S2-、SO等,命题者就设置HNO3也能氧化Cl-的陷阱等。(3)先后顺序陷阱:物质的性质差异往往导致物质反应有先后顺序,这是命题者设置陷阱的重要切入点,如沉淀先后顺序、结合H+或OH-的先后顺序、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分离除杂的先后顺序等。(4)限定条件陷阱:命题者通过不同的限制条件设置相应的陷阱,如反应条件、反应物的量、燃料电池工作环境等。2.掌握选择题的常用解法解选择题时,要认真审题,深入思考,反复分析比较,避免掉入陷阱,同时也要掌握选择题的常用解题方法,常用解题方法有:(1)排除法: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将题目所给的选项逐一进行判断,凡不符合题干所给条件的就排除,最后得出正确答案。(2)信息转化法:对于某些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繁琐的题目,可通过思维转换,将题中所给的信息转化为自己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信息,从而化难为易,迅速求解。(3)守恒法:守恒思想贯穿着中学化学的始终,守恒法的灵活运用能够简化解题过程,从而快速准确地得出正确答案。(4)关系式法:对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可根据中间产物找出原始反应物和最终产物的关系,从而简化计算过程。三、题型突破题型一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简称STSE,化学与STSE这类试题取材广泛,立意新颖,具有起点高,落点低,区分度好的优点。一般选择最新科技成果、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材料(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作为载体,问题设计依据考纲,知识源于教材、最终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题型多以选择题出现。在选择题中,通过新材料、新信息的介绍,以某点信息源辐射相关知识,以正误判断来考查知识的识记。随着社会发展趋势,预计这类题仍是高考考查的热点。【示例1】(·福建理综,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解析A项中,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它能用来生产石英玻璃、光导纤维、冶炼硅等;B项中,从海水提取食盐、淡水都可不通过化学变化实现;C项中只有严格按照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不可大量使用;D项中,“地沟油”含有有害物质不可食用,但可以氢化后再水解来制肥皂。答案D1.深入扎实地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基础。2.平时注意关心社会时事中的化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