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自然地理解题能力终极提升——小技巧之大用处www.ks5u.comwww.ks5u.com在高中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新的形势下,高中地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水平的发展是重中之重,如何把地理常规、复杂的问题用一些简单明确的方法让学生轻松解决,是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为之努力和追求的!这直接会影响到我们的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本课件只是想抛砖引玉,愿与广大地理同仁共同努力!共创高中地理基础教育的美好明天!一、等值线(面)等值线(面)是地理具有学科特色的一个知识点,同时也是高考重点考察的一部分内容,等值线(面)等规律的认识及对地理内涵的分析是学好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所在。等值线(面)主要规律:①高高低低;②凸高为低、凸低为高;③两线平行,内有封闭,高者更高,低者更低。在理解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就一些学生学习中的易错点、易模糊点深入研究,要善于归纳一些常见题目解题的小技巧。1、等高线系列:【例题1】读下图,判断1~2题:1.河流ab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A.59mB.99mC.199mD.259m【解析】这是高考等值线题中的经典了。(1)学生解题的难点在河流流向的判断上,学生往往在题目条件残缺的情况下无从下手。小技巧: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相反。这样一来,学生就较容易上手突破。【解析】(2)(N-1)×等高距≤H<(N+1)×等高距这个公式学生肯定会用,常用于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但还要深入研究。小技巧:要把这个公式推广到所有等值线图中求两点数值差的公式:(N-1)×等值距<H<(N+1)×等值距。N是两点所间隔的等值线的条数。【例题2】读图11,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单位:米)。回答下题:1、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A、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