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认知:这种学习更多地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既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今天,一个真正受到全面培养的人需要有广泛的普通文化知识并有机会深入地学习研究少量的学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促进这两方面同时发展……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和学会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密不可分的。不过,后者与职业培训问题的联系更为紧密。如何教会学生实践他所学的知识?还有在不能完全预计到未来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理解学会做事的含义就是为了培养某人去从事某一特定的具体工作,使他参加生产某种东西。学习应有相应的发展变化,不能再被看作是单纯地传授多少有些重复不变的实践方法,即使这些方法仍具有一定的不应忽略的教育作用……由于知识和信息对生产系统起着支配作用,个人能力的概念被置于首要地位。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它把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能力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这种学习可能是今日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暴力的世界,它与一些人对人类进步寄予的期望背道而驰。人类历史始终是一部冲突史。一些新的因素,特别是人类在20世纪期间创造的奇特的自毁能力,正在增加冲突的危险……另外,普遍的竞争气氛已成为各国内部尤其是国际上经济活动的特点,它愈来愈突出竞争精神和个人的成功。事实上,这种竞争现在已经导致了无情的经济战争,导致贫富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造成各国和整个世界的分裂;这种竞争也激化了历史上存在的敌对情绪。教育有时因为对竞赛概念的解释不正确而有助于这种气氛继续存在下去,这是令人遗憾的。教育似乎应该采取两种互相补充的办法。发现他人,即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相互依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当人们为一些能使自己摆脱日常习惯、值得一做的项目共同努力时,人与人之间的分歧甚至是冲突就会逐步减弱,有时就消失了。学会生存: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人的发展从生到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认识自己开始,然后打开与他人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首先是一个内心的旅程,它的各个阶段与人格的不断成熟的各个阶段是一致的。因此,教育作为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活的一种手段,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建设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