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与思考中收获前行的力量攸县渌田镇渌田小学蔡道秋13974180320国培计划“湖南省小学合格学校校长培训班”圆满划上了句号,结束近半个月的赴长之旅,带着疲惫,带着思考,也带着前行的激情,我信心满满而归。在短短的十多天里,我一直被感动着,感动于国培团队无微不至的悉心安排;感动于校长们对教育事业的拳拳爱心;感动于学习体验学校的真诚与大爱;感动于所有同仁们的无私与热情。无论在校园内聆听专家讲座,或在校长论坛沙龙内的交流,还是学校现场体验小学管理、师生间的探查询问。他们在特色创建、办学理念、课程创新、文化建设、高效管理方面,都让学员们震撼、思考,让我们对本次学习有更多的期待,从中获取前行的力量。我将自己的思考归纳为三句话,希望能与我们教师共勉。一、让孩子的需求成为我们工作自觉的目标和动力。教师要成为让学生幸福愉快的使者,的确如此。我们在一师附小,长沙青园小学,长沙博才小学等学校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浓浓人文情愫。这些学校内涵很丰富,文化理念遍布校园的角角落落,教室内布置丰富多彩。校园的走廊楼道、外墙、门、室内四周的墙壁上、洗手间里都贴满或悬挂着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图片、文字资料、装饰图案等。形式非常自由,大多都是老师、家长和孩子们手工制作、剪贴的,很符合儿童趣味!所呈现的大多是孩子们的话语、图画,各类作品。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被装饰在墙头、窗口、门楣,总之,在校园随处可见,学校真的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都对学校有着强烈的归属感,非常热爱自己的学校和老师。我认为学校对孩子的深入关注和尊重是我们学习的!在这些名校里,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中的后两个维度上比我们特别做得好!学科知识,不只停留在本学科知识技能层面,他们都有非常明显的学科融合,注重引领学生拓展思维空间,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完成知识构建。而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非常亲切自然,贴近孩子,没有我们课堂教学中那种强烈的设计感,他们的师生互动是交谈式的、游戏状态下的,自然生成的。教学的过程和形式都毫不拘谨,课堂教学轻松愉快。教师更多地是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在校园内,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都兴致盎然,想尽一切办法自己创意,让孩子们体验有意思、有意义的活动。反观我们的教育活动、教育评价如何更顺应孩子的天性?要更关注过程性评价,从而调整和改善我们的评价方向、评价方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体验情境中得到鼓励,不断进步,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实践的。以孩子的成长需求为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更加自觉地把这个目标作为我们工作的动力,我们一切的工作也应该更加顺应孩子们的天性,关注天性,引领思维,提升能力。当孩子的需求真正成为我们工作自觉的目标与动力事,孩子的快乐就降临了!二、用超强的执行力将我们的理念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可控点上。名校与普校的办学理念大多相似,很多是相同的,关注的教育重点非常一致。但是所呈现出来的教育效果确实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在哪里?除了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外,我以为最大的原因应该在工作的扎实细致与持之以恒上,也就是在于我们的思想理念是否有高效的执行。宁要三流的战略,不要三流的执行!想尽办法去完成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的任务找理由;讲过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做好!无结果的执行比不执行更糟糕!这些学校的高效执行体现在:1、精细化的执行。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做得非常精细,都是系统工程。有目标,有要求,有过程监督,有评价反馈,且要求非常明确,易于操作。各项教育活动设计内容充实,措施得力,师生有充分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学校许多事务让孩子参与和分享,并且设置了很多工作平台让孩子们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这样就让学校所有的教育要求落实到实处。2、持之以恒做好一件事情。比如一师附小的校本阅读教学就做得很有特色,也很有成效。据一师附小的方芳校长介绍,学校在六年前就着手校本的实施,他们自主选编了毛泽东、徐特立等名人的诗词或红色文章,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