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立体设计历史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单元强化训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2.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尔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局(征收茶税的机构)具详……十三年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因之交困。”上述材料说明()A.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B.中国的出口性农副产业无法掌控自身命运C.中国经济未被真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西方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3.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A.近代工业的起步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国内市场的形成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答案】D4.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A.改变了中外贸易状况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的目标5.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结账后,均在《申报》和《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开平煤矿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用心爱心专心1时查核。”这段材料的主要信息是()A.企业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已被公众所认可B.近代民营企业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管理模式C.洋务派的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一些雏形D.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打出“求富”旗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企业。从材料中企业每年结账后在媒体上公布信息,到“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还出现股东“可以随时查核”,可以看出这些企业改变了过去封建把头式的管理,带有近代企业管理色彩,但不是成熟的西方管理模式,只是一些雏形。这些民用企业多数是官办、官督商办,所需资金不全来自民间。【答案】C6.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7.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反映了()①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②作者提倡用国货③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强烈关注④作者反对西方机器生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B.香港的政策自由C.本国封建势力压迫D.民族工业寻找靠山【答案】C9.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而又艰难的。如图是作于1930年的漫画《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骤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和火苗: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及其生产的产品(国货)B.破扇子:中国政府的鼓励、提倡和中国人民“实业救国”的决心C.狂风骤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本国官僚资本的挤压用心爱心专心2D.漫画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曲折艰难发展【解析】从材料中蜡烛上“实业”的字样可知A项正确;从破扇子上的“提倡”字样可知B项正确;从整体上可知D项准确;本国官僚资本的挤压不属于外来的狂风骤雨,故选C项。【答案】C10.“1937年11月,民丰造纸厂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