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读“我国政区图”,回答1~3题。1.图中①、②两个省区的代表性少数民族可能是A.壮族、满族B.傣族、朝鲜族C.土家族、苗族D.哈萨克族、哈尼族2.图中四个省区,有两个简称的是A.①B.②C.③D.④3.下列关于④省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省会城市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B.该省有“黄河之源”之称C.分属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D.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之一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图回答4~6小题。4.四座山脉中两侧都是著名盆地的是A.甲B.乙C.丙D.丁5.四座山脉中作为阶梯界线的有A.甲乙B.丙丁C.乙丁D.甲丙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B.②地有陇海线经过C.③地附近河流属于长江流域D.④地水土流失严重1②③④①下图为我国某省的等温线(℃)和等降雨量线(mm)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7.关于该省1月和7月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温线大致与纬线走向一致B.1月和7月气温都由南向北递减C.纬度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D.7月比1月南北温差大8.该省夏季南部地区较北部地区降水少的原因可能是A.南部出现伏旱天气B.受海陆位置影响C.北部多地形雨D.该季节台风主要影响北部地区下右图为“沿109°E、32°N~37°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1小题。9.图中的C山脉是A.秦岭B.太行山C.天山D.南岭10.关于C山脉的地理意义描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B.是我国地势的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C.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我国1月0°C等温线经过11.“三天无雨苗发黄,千点急雨土冲光,山洪暴发遭大殃。”此句俗语描述的地理事象对应图中的A.A地B.E地C.C地D.D地下图是我国四条河流各月平均流量图,阴影部分为径流量。读图完成12~13题。2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冬季和夏季等降雨量线图-101272722831504004505001005055012.四条河流中纬度最低的河流是A.①B.②C.③D.④13.①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湖泊水读右图,回答14~15题。14.图中①、②两地的典型植被分别为A.①地为荒漠,②地为草原B.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C.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15.图示地区内的河流A.一年有两次汛期B.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通航能力强D.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右下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16~17题。16.由图可知,以下关于霾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夏季多于冬季B.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冬季多于夏季C.三个地区霾日数夏季差异最大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17.由图可知,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A.春季降水最多,霾日数少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最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最少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最多右下图所示地区中的河流,常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回答18~21小题。18.材料中4—6月洪水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B.积雪融水C.冰川融水D.湖泊决堤19.“一日一峰”反映的当地地理环境特征是A.气候大陆性强B.降水变率大C.冰雪融化快D.水土流失严重20.下列关于图中聚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沿山脉的山麓分布B.集中分布在山前的绿洲上C.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内部D.沿河流分布321.关于图中铁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B.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C.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D.应注意防止风沙危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