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地理试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140分)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下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人类迁移情况。读图完成1-2题。1.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大的是A.移民B.农业或家务职业C.非农业职业D.政府或管理职业2.有关移民迁移方向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B.都是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C.受特殊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现象D.都是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读某区域图,回答3—4题。3.为了加强甲、乙两村与城市的联系,拟建两条公路,图中八条规划线中,组合最合理的是A.①cB.②aC.③bD.④d4.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①穿越河流②邻近港湾③穿越城区④坡度太大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用心爱心专心1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5.该区域甲阶段到丙阶段A.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减小B.农业生产产值下降C.出现了城市化现象D.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6.影响该地丙阶段到丁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政策与市场B.技术与交通C.劳力与地价D.气候与水源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读图完成7—8题。7.12月27日~28日,我国东南沿海A.风速加大B.天气转晴C.东北风转东南风D.降水量增加8.12月28日,①地最高气温为-1.5℃,②地最高气温为15℃。导致①、②两地最高气温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A.①地受冷空气南下影响,降温明显B.①地的气压比②地的气压高C.②地昼比①地长,且太阳高度较大D.②地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大用心爱心专心2右下图为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读图完成9—10题。9.甲处的水温可能为A.16.5℃B.19.5℃C.18.5℃D.17.5℃10.图示海区表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A.暖流,北半球大洋东岸B.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C.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D.寒流,北半球大洋东岸右图为某日纬度30º至极点地区的日照图,其中弧OA是晨线,弧OB是昏线,弧AMB大于180º,G是极点。据此判断11题。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日运城太阳东北升,西北落B.此时A点的地方时早于6点C.洛杉矶正值少雨季节D.此日后B点的昼长将逐渐加长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8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6.(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飞出地”)与欠发达地区(“飞入地”)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材料二:目前,黄河三角洲每年约有1.5万亩“新生”土地,拥有适宜开发但未利用的土地482万亩。山东决定研究制定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吸引省内外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的市县到飞地经济示范区投资。材料三: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图。用心爱心专心3(1)说明目前黄河三角洲“新生”土地的主要成因。(2分)(2)说出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飞地经济”的最主要优势条件和“飞出地”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8分)(3)描述图中山东半岛产业聚集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建设各种产业聚集区的好处(6分)(4)列举图中蓝色经济区优势的产业部门(至少2点),并为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至少2点)。(8分)37.(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同时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材料二:2012年2月2日,日本多地普降大雪,积雪厚度3—5米,创近二十多年来最大的雪灾,造成巨大损失,并有人员伤亡。材料三: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用心爱心专心4(1)若图中等温线表示1月份0℃等温线,请比较A、B两处气温的差异并分析成因。(8分)(2)根据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