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理科化学试题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Br∶80Na∶23第Ⅰ卷选择题(16个小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C.乙烯的最简式(实验式):CH2D.苯乙醛结构简式:【答案】C【解析】羟基中氧原子的最外层应有7个电子,而未达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错误;B中图示为CH4的比例模型,而非球棍模型,故错误;D中醛基应写成-CHO,而不能写成-COH,故错误;2.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CH2=CH—CH=CH21,3-二丁烯B.CH3CH2CHCH3OH3-丁醇C.OHCH3甲基苯酚D.CH3C2H5C2H52,4-二甲基-3-乙基己烷【答案】D【解析】A的正确名称为1,3-丁二烯;B的正确名称为2-丁醇;C的正确名称为邻甲基苯酚3.下图是一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该模型代表的有机物可能是A.饱和一元醇B.羟基酸C.羧酸酯D.饱和一元醛【答案】B【解析】其结构简式为:1CH3—CH—CH—CH—CH3`OCH3CHCOHOH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OCH2COOHCH2CH2OH,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A.①③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⑦C.①③⑤⑥⑦D.②③④⑤⑥5.以下实验中能够获得成功的是A.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放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制备氯乙烷(C2H5Cl)B.将乙醇迅速加热至170℃制乙烯C.将还原铁粉、液溴和苯混合制溴苯D.检验氯代烃中含氯,加NaOH溶液加热后,用稀硫酸酸化,再检验【答案】C【解析】在光照条件下,乙烷和氯气除生成C2H5Cl外,还会生成C2H5Cl2等多氯代烃的混合物,故A错误;用乙醇制乙烯时,除需要加热到170℃,还需要浓硫酸催化、脱水,故B错误;加NaOH溶液加热后,将氯代烃中的氯原子转化成Cl-,接下来应用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检验Cl-,而不能用稀硫酸酸化,因为Ag2SO4也是沉淀,会干扰Cl-的检验;6.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是A.先加Cl2,再加Br2B.先加Cl2,再加HBrC.先加HCl,再加HBrD.先加HCl,再加Br2【答案】D【解析】比较两者的结构简式、CH2Br—CHBrCl,可以发现:由乙炔制取CH2Br—CHBrCl,一侧碳原子上增加了H、Br,另一侧碳原子上增加了Br、Cl,故是分别与HCl、Br2发生了加成反应7.下列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又不含相同官能团的是A.和B.乙炔和苯C.和D.甲醛和甲酸甲酯【答案】B【解析】A中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中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中HCHO、HCOOCH3含相同的官能团:醛基;8.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A.①②③⑤B.④⑥⑦⑧C.①④⑥⑦D.②③⑤⑧2CHCH【答案】C【解析】②③⑧性质相似,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也能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⑤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使溴水褪色;9.下列反应产物中,有的同时生成多种同分异构体,有的则没有。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B.2—氯丁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C.CH2=CHCH3与HCl发生加成反应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一氯取代的反应10.已知苯环上由于取代基的影响,使硝基邻位上的卤原子的反应活性增强,现有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a(不考虑硝基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则a是A.5molB.6molC.7molD.8mol【答案】D【解析】观察其结构中,有哪些官能团会消耗氢氧化钠:1mol-COOH消耗1mol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1mol-CH2Br消耗1mol氢氧化钠(发生氯代烃的取代反应),1mol酯基消耗2mol氢氧化钠(水解消耗1mol氢氧化钠,水解后生成的酚羟基又消耗1mol氢氧化钠),1mol氯原子消耗2mol氢氧化钠(发生氯代烃的取代反应消耗1mol氢氧化钠,取代后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