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VIP免费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_第1页
1/13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_第2页
2/13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_第3页
3/13
春愁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早期维新思潮•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也。•论者谓……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都俞吁咈,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重民下》(1882)•问题一:早期维新思想家为什么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他们是怎样理解西方政体的?•1.仅学习物质文明难以挽救危亡;•学习西方政治才能让中国强大;•西学日益传播,人们认识加深;•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成长•2.西方政体中君主立宪制最适合中国,能使天下大治•传统政体:君民上下相隔;西方政体:集思广益、团结民心•但是未认识到核心: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和限制维新变法运动•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898)•臣窃考……惟俄国,其君权最尊,体制崇严,与中国同。……然其以君权变法,转弱为强,化衰为盛之速者,莫如俄前主大彼得。故中国变法莫如法俄,以君权变法,莫如采法彼得。•—康有为《上清帝第七书》(1898)•问题二:康梁等维新派的主张前后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发生变化?•1、前:立宪法、设议院、兴民权、建君宪;•后:只谈尊崇君权,“以君权变法”•2、光绪帝不愿放弃专制权力,仅希望用康梁迫使慈禧还政,夺回大权;•维新派力量弱小,寄希望于皇帝,必须依靠皇帝;•建君宪、设议院、兴民权等侵犯保守派利益,阻力太大,为减少阻力;•根本上,因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艰难,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预备立宪运动•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十、总揽司法权。•—《钦定宪法大纲》(1908)•问题三:清政府是怎么理解宪政的?•宪政有什么好处?宪政有哪些步骤?怎么执行?•好处:有利于巩固统治、抵御列强、消灭革命•步骤:中央:出洋考察——预备仿行——颁布宪法——成立内阁•地方:成立咨议局和资政院,选拔咨议员•本质:把专制皇权以法律形式固定,使其披上合法的外衣民初宪政大事记•1、1912.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1912.3第一任内阁—唐绍仪内阁成立•3、1912.6唐绍仪内阁垮台•4、1912.8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主持党务•5、1912.12~1913.3国会大选中,国民党占议员总数的45%,获得选举胜利•6、1914.1袁世凯解散第一届国会•问题四:为什么袁世凯要刺杀宋教仁?•宋教仁:国会竞选成功,要实行宪政,组织国民党多数内阁,通过权力制衡原则,限制袁世凯之权力,阻止他的独裁专制;竞选失败也要监督政府•宋教仁:不接受袁世凯的金钱收买,不投靠袁世凯•内阁总理赵秉钧“体察上意”“体谅领袖苦心”,同时出于私心民初宪政运动•临时约法:人民的自由和权利、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原则、司法独立原则•袁记约法(1914):•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第二十条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发布与法律有同等效力之教令……•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问题五:比较临时约法和袁记约法在内容和目的上的不同临时约法袁记约法政体议会共和,责任内阁总统共和权力中心议会大总统行政实权内阁总理掌握主要权力,大总统权力受很大限制大总统权力无限扩大,几乎不受约束目的防止总统独裁专制方便袁独裁专制•讨论交流:•近代中国政体变革中遇到了哪些困难?•1、领导者、领导阶层力量弱小(经济、阶级根源),措施不切实可行•2、反对的专制保守势力力量强大•3、社会环境、思想舆论不成熟(法制不健全、报纸宣传、国民教育不足)•4、外国列强的阻挠和干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