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晶体类型与性质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晶体类型与性质二.重点、难点:1.使学生了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晶体结构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2.使学生理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3.使学生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4.常识性介绍氢键及其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三.具体内容:(一)晶体固体可以分为两种存在形式: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分布非常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绝大多数是晶体。气体、液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变为晶体。晶体是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的排列,从而使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而且具有固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外形。(二)晶体结构1.几种晶体的结构、性质比较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相邻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立体网状的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构成粒子阴、阳离子分子原子金属离子、自由电子粒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分子间力共价键金属键代表物NaCl,NaOH,MgSO4干冰,I2,P4,H2O金刚石,SiC,晶体硅,SiO2镁、铁、金、钠物理性质硬度较大,熔点、沸点较高,多数易溶于水等极性溶剂;熔化或溶于水时能导电。硬度小,熔点、沸点低;相似相溶;熔化时不导电,其水溶液可导电。硬度大,熔点、沸点高;难溶解;有的能导电,如晶体硅,但金刚石不导电。硬度差异较大,熔点、沸点差异较大,难溶于水(钠、钙等与水反应);晶体导电,熔化时也导电决定熔点、沸点高主要因素离子键强弱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共价键强弱金属键强弱2.几种典型的晶体结构:(1)NaCl晶体(如图1):每个Na+周围有6个Cl−,每个Cl−周围有6个Na+,离子个数比为1:1。(2)CsCl晶体(如图2):每个Cl−周围有8个Cs+,每个Cs+周围有8个Cl−;距离Cs+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有6个,距离每个Cl−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也有6个,Cs+,Cl−的离子个数比为1:1。(3)金刚石(如图3):每个碳原子都被相邻的四个碳原子包围,以共价键结合成为正四面体结构并向空间发展,键角都是109º28',最小的碳环上有六个碳原子。(4)石墨(如图4、5):层状结构,每一层内,碳原子以正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的网状结构,每个正六边形平均拥有两个碳原子。片层间存在范德华力,是混合型晶体。熔点比金刚石高。(5)干冰(如图6):分子晶体,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其他12个CO2分子。(6)SiO2:原子晶体,空间网状结构,Si原子构成正四面体,O原子位于Si-Si键中间。(SiO2晶体中不存在SiO2分子,只是由于Si原子和O原子个数比为1:2,才得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3.离子晶体化学式的确定确定离子晶体的化学式实际上是确定晶体中粒子个数比。其方法如下:(1)处于顶点的粒子,同时为8个晶胞所共有,每个粒子有1/8属于该晶胞。(2)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4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有1/4属于该晶胞。(3)处于面心上的粒子,同时为2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有1/2属于该晶胞。(4)处于晶胞体心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4.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1)依据组成晶体的晶格质点和质点间的作用判断离子晶体的晶格质点是阴、阳离子,质点间的作用是离子键;原子晶体的晶格质点是原子。质点间的作用是共价键;分子晶体的晶格质点是分子,质点间的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金属晶体的晶格质点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质点间的作用是金属键。(2)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2等)、强碱(如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的盐类是离子晶体。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晶体硼外)、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常见的原子晶体单质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常见的原子晶体化合物有碳化硅、二氧化硅等。金属单质(除汞外)与合金是金属晶体。(3)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常在数百至1000余度。原子晶体熔点高。常在1000度至几千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