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期中教学情况调研物理试卷2012年11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是恒力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不变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是不相同的2、一小球在离地高H处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下列图象反映了小球的机械能E随下落高度h的变化规律(选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其中可能正确的是3、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分别置于P、Q两点,P处正点电荷的电荷量大于Q处点电荷的电荷量,A、B为P、Q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现将一负电荷q由A点沿中垂线移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的电势能逐渐减小B.q的电势能逐渐增大C.q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以上均不正确4、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后,A灯与B灯均发光,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为I1、I2,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向下滑动一段后,电流表A1、A2读数变化的大小分别为△I1、△I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灯变暗B.B灯变暗C.I1、I2都变小D.△I1<△I25、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该过程中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运动过程中小球、地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t2时刻小球的加速度为零C.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在增加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所示,“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在P处“刹车制动”后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嫦娥二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嫦娥二号”向P处运动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用心爱心专心压力传感器tFOt1t2t3B.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C.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嫦娥二号”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D.“嫦娥二号”向P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变大7、直流电池组的电动势E,内阻r,用它给电阻为R的直流电动机供电,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是UIB.电动机电阻上发热功率为I2RC.电源消耗的化学能功率为EID.电源的输出功率为EI-I2r8、如右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再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A、B发生相对滑动,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增加量B、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C、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加量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加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9、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从O点进入电场,沿x轴正方向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粒子从O运动到x1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B.粒子从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一直加速C.要使粒子能运动到x4处,粒子的初速度v0至少为D.若v0=,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三、简答题(共计20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0、甲乙两个同学共同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两位同学用砝码盘(连同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需要平衡长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的影响,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轻推小车,能使小车做______运动。另外,还应满足砝码盘(连同砝码)的质量m小车的质量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近似等于”)接下来,甲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