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1.作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科学工程,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已绘制完毕,并于2006年6月26日向全世界公布。这说明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B.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思维可以脱离存在而存在2.柏拉图认为,“理念”决定一切,是世界的基础。这种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3.恩格斯指出,“人们远在不知道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表明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可以自发产生B.只要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就会在实际上走向和接近辩证法C.学不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一样D.辩证的世界观可以自发形成4.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A.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人类社会B.哲学是具体科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A.运动离不开物质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6.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替此事的“实”。其中的哲理是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7.2007年10月《光明日报》指出,我国在新型安全高效基因工程疫苗、人禽流感疫苗和防治药物研制以及病原流行规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我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有效的实施手段,为防控工作作出了贡献。这说明①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②世界是不依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③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8.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A.真理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9.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这说明了A、真理是普遍的B、真理是客观的C、真理是有条件的D、真理是主观的10.下面对哲学“物质”概念表述错误的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用心爱心专心1C、物质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D、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11.实践是人们改造___________的一切物质性活动。A.世界B.客观世界C.自然界D.人类社会12.“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C.事物是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13.“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有人存在就一定会有意识B.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C.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D.意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14.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的含义主要是说()A.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非B.必须将书本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可靠的D.人只要参加实践,可以没有学问15.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A.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C.把理性认识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D.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发展认识、获得真理16.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或者“洪水无情”,或者“细水润田”。我国兴建三峡工程对于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极为有利的。这说明()A.人们发挥自觉能动性,就可以改变水流动的规律,变害为利B.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C.人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