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化学平衡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化学平衡二.重点、难点:三.具体内容:(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公式:υ=C△/△t(△C—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t—反应时间)2.一个重要规律: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系数比如对:mA+nBpC+qD有:υ(A):υ(B):υ(C):υ(D)=m:n:p:q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一定相同,但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3.说明:(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尺度,它与时间和浓度变化有关。(2)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时,其数值可以不同,但都表示同一个反应的速率。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说明反应物中哪种物质做标准.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3)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指瞬时速率。(4)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4.影响反应速率因素:(1)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固体不能改变其浓度)(2)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注意: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3)压强: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本质是浓度的影响,如压强改变不能引起浓度的改变,则速率不变)(4)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同倍数增大)(二)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可逆反应;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含量保持不变;变——条件改变,平衡移动。3.平衡状态的标志:(1)V正=V逆(2)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1>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平均摩尔质量不变用心爱心专心<2>恒容时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3>恒压时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不随时间而变平均密度不变。<4>对于恒温恒容的容器,压强不变;4.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等,从而破坏了原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在新的条件下重新达到相等的状态。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改变条件后v正大则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逆大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某一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1)浓度:增反应物浓度或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减反应物浓度或增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2)温度: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3)压强: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扩大方向移动。(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能缩短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5.平衡移动的判据理解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且v正与v逆的变化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平衡移动。(1)温度:温度改变,v正、v逆必定同时改变,且改变值不同,平衡一定移动。(2)压强:压强改变,引起平衡移动,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①体系体积改变。②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改变的可逆反应。(3)平均分子量:对于mA(g)+nB(g)pC(g)+qD(g)+Q的气体体系,令平衡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为M1,达到新平衡时的平均分子量为M2。如果m+n>p+q,则M1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2>体积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6)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应视为压强的影响。(7)在恒容的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物质的浓度时,必然同时引起压强的改变,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时,仍应以浓度的影响考虑。(8)合成氨条件选择——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