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60也例1及第61页例2。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动手实践,感知意义(一)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1.课件展示例1的问题情景:(小朋友们请看)有6颗草莓,每2颗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到底是不是可以摆3盘呢?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拿出小棒摆一摆。)2.指名摆一摆。小朋友们仔细看,摆了几盘?摆完了吗?板书:摆3盘,正好摆完。)3.质疑: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4.质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颗草莓,每2颗摆一盘,可以摆3盘。)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们知道吗?(课件出示完整算式)(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出现剩余的情况。(1)如果有7颗草莓,还是每2颗摆一盘,又可以怎样摆呢?(2)(接下来,咱们就同桌合作,按照这样的要求来摆一摆,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摆得最快。)(3)质疑: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两次摆的有什么不一样?7颗草莓,每2颗摆一盘,摆了几盘?摆完了吗?板书:摆3盘,还剩1个。引出:余数2.列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像这样摆又可以怎样写除法算式呢?剩下的一个在除法算式中怎么表示?)3.交流展示。(谁来试着说一说。)规范余数写法。7÷2=3(盘)……1(个)3表示什么?1呢?4.质疑:谁能结合这幅图完整的说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出示完整的算式)5.揭题:像这样的除法就叫有余数的除法。并说说每个数的名称。1(1)读算式: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2)说各部分的名称。(我们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你会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60页,完成做一做第1题圈一圈,填一填。)二、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2.组织交流。3.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1.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2.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板书:余数小于除数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写出了这么多有规律的算式,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除数要比余数小的规律。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一定要比()小。(2)、46÷9=51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3)、一个数除以8,余数可能是()2、圈一圈,填一填。(1)17个☆,2个2个地圈。(2)23个,3个3个地圈。☆☆☆☆☆☆☆☆☆☆☆☆☆☆☆☆☆圈了()组,圈了()组,剩下()个。剩下()个。17÷2=□(组)……□(个)23÷3=□(组)……□(个)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那么同学们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在算式中如何写余数呢?除数与余数什么关系呢?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26÷2=3(盘)7÷2=3(盘)……1(个)余数余数<除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