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经典之《名人传》高二(1)班程霏读书真的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种受难!读这本书更是如此。罗曼·罗兰开篇便说道:“我们周围的空气多么重浊……人们在卑劣和谨小慎微的自私自利中憋闷而死,人们已呼吸困难。——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是的,他做到了。全书好似一部交响曲,而贝多芬便是个激昂的开端。天才所独有的锐气与才华在他身上显得光芒万丈,当他的声誉达到巅峰时,他被视为欧洲的光荣,王公贵族对他尊敬有加,而他自己骄傲地听任他们的奉承。他也曾骄傲的说:“我的帝国在半空中!”然而,这个可怜的人,他不曾有过一丝快乐,他穷困潦倒、残废孤独、生而痛苦……而正是这样一位伤痕累累的巨人为人间带来了快乐。“当欢乐的主题即将首次出现时,整个乐队戛然而止,全场一片寂静,给引入的歌声带来一种神秘的、天上人间般的气氛。”只有真正明白痛苦的人,才能诉说真正的欢乐,而这样的欢乐怎能不动人心魄,令人潸然泪下?如果说贝多芬的《欢乐颂》还能拂入病痛初愈的人的内心,那么米开朗基罗为读者带来的只有悲伤、神圣的哀思……他作画、雕刻、写诗,他的才华是整个罗马的骄傲。但他的人生是个悲剧,他有着这样那样的弱点,痛苦不堪,他不是神,是人!他为一位又一位教皇辛勤劳作,耗费了时间与才华,未曾从亲情或爱情中得到零星的快乐。他为气势磅礴的设想而热血沸腾,他胸怀巴比伦式的计划,想造出一座山一般的建筑,在上面安放四十多座硕大无朋的雕像……哦,这个诗人,这个疯子!他没有一个愿望如愿以偿,带着幻灭的苦涩和无尽的悔恨辞世,美妙绝伦的艺术品所剩无几。若不是罗曼罗兰一首挽歌,我又怎能了解您——可怜、可叹的米开朗基罗。到了音乐的第三个乐章。可爱的、有趣的托尔斯泰使乐曲陷入了错杂、矛盾的漩涡。他热情冲动、充满怀疑,社会普遍承认的他都要否定……他体验过一次又一次悲剧性的内心斗争,屡次想要自杀。全世界的困惑向他身边汇聚,解决的办法在哪儿?——他没有找到。罗曼罗兰说,他不是骄傲的大师,他亲切、温馨,他是“我们的兄弟”!作者想告诫我们什么?也许正如书中所说:“我不认为一般人都能生活在高山之巅。但不妨一年一度登高礼拜。他们可以在那儿更新肺部的气息和脉管中的血液。在高处,他们会更接近永恒。待回到人生的平原,他们将满怀勇气面对日常的搏斗。”用心爱心专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