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消元(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的“消元思想”、“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二、教学重点: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教学难点:选择正确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四、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另一种消元方法——加减消元法,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加减消元法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体会代数的一些特点和优越性。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消元法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五、教学过程:(一)回过知识,导入新课1、根据等式性质填空:<1>若a=b,那么a±c=a±c.(等式性质1)<2>若a=b,那么ac=ac.(等式性质2)思考:若a=b,c=d,那么a±c=b±d吗?2、用代入法解方程的关键是什么?代入二元一元转化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消元:二元一元(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提出问题,引发讨论:我们知道,对于方程组22240xyxy可以用代入消元法求解。这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有什么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你能发现新的消元方法吗?(三)导入知识,解释疑难1、问题的解决:上面的两个方程中未知数y的系数相同,②-①可消去未知数y,得(2x+y)-(x+y)=40-22即x=18,把x=18代入①得y=4。另外,由①-②也能消去未知数y,得(x+y)-(2x+y)=22-40即-x=-18,x=18,把x=18代入①得y=4.2、想一想:联系上面的解法,想一想应怎样解方程组4103.615108xyxy分析:这两个方程中未知数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因此由①+②可消去未知数y,从而求出未知数x的值。解:由①+②得19x=11.61①②①②x=58/95把x=58/95代入①得y=-9/95∴这个方程组的解为5895995xx3、加减消元法的概念:从上面两个方程组的解法可以发现,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两边分别进行相加减,就可以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4、例题讲解:用加减法解方程组34165633xyxy分析:这两个方程中没有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同,直接加减两个方程不能消元。试一试,能否对方程变形,使得两个方程中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同。议一议:本题如果用加减法消去x应如何解?解得结果与上面一样吗?5、想一想:(1)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步骤有哪些?(四)归纳总结(1)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在所解的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如果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可以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消去这个未知数;如果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可以直接把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第二步:如果方程组中不存在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那么应选出一组系数(选最小公倍数较小的一组系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系数是另一个系数的整数倍,该系数即为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原方程组变形,使新方程组的这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都等于原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减消元。(五)课堂练习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1)(2)(3)(4)(5)2①②(六)课外作业:P97习题8.2第3题、5题六、课后反思: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两节设置,第一节讲代入消元法,第二节讲加减消元法。从学生作业反馈,对两种消元法的步骤和方法能较好的掌握,但是学生解题中错误较多,问题出现在进行代入消元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错了。如去分母时忘了用最小公倍数乘遍每一项,移项要变号,数与多项式相乘要乘遍每项,这样导致整个方程组的解错。对于加减法应让学生明确,方程组如果既能用加法消元又能用减法消元的情况下尽量用加法,毕竟加法不容易出错。对于减法,尤其是减数是负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