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中心学校电子备课笔记课题大自然的语言课时第(2)课时授课人王春明年级\册数教材章节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备课日期2016/4/8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自然的几种语言,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发散思维,能说出大自然的其他语言。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自然的几种语言,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教学难点发散思维,能说出大自然的其他语言。教具及多媒体应用班班通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预习/导入一、检查复习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语言。新授二、学习课文1、通过初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语言。美好、美妙得不能用言语形容,书中用了什么词?(妙不可言)那么课文中介绍的这几种大自然的语言奇妙在什么地方呢?2、围绕“妙不可言”,分组学习第2~8小节。(1)各种形式地读这几小节。(2)思考:这几小节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3)质疑。(4)有感情地朗读,试背。3、集中交流汇报。(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2)请同学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学生已经课前预习,故可省略预习环节。4、利用课件解决学生疑点。(1)第4小节。a为什么说小蝌蚪就像黑色的“逗点”?b启发学生想象:小蝌蚪在说什么?(2)第7小节。a看课件,大鱼和鱼鳞的特写。鱼鳞上的圆圈。b读这小节。(3)第8小节。a出示“三叶虫”化石的图片。b老师简要介绍。c思考: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现在在哪里找到了它的化石呢?3、学习第9小节。(1)齐读。想想:大自然的语言这么奇妙,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2)学生谈谈对“只有······才能······”这句话的理解。巩固与拓展三、扩展思维。1、齐读课文,鼓励试背。2、扩展练习:你还发现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呢?鼓励学生充分说。总结四、老师总结。板书设计白云飘飘蚂蚁搬家大自然的语言蝌蚪游泳î(发现)大雁南飞妙不可言勤于思考大树的年轮鱼鳞上的圆圈三叶虫的化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