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政法委工作报告今年以来,我县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秉承“社会和谐、大局稳定、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理念,狠抓公共安全、矛盾化解、服务管理、基础运行“四大体系”建设,确保了全年“五无”的工作目标:即无恶性刑事案件、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治安灾害事故、无大规模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无公职人员因综治维稳工作受党政纪处分。具体来讲,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与特点一是领导重视,认识上有高起点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综治维稳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在领导力量、经费保障以及政策出台等方面,都给予了重点倾斜,出台了超常规举措,支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长足发展。一是经费保障上予以倾斜。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全年专题研究综治维稳和民调工作不下于6次以上,在其他各项支出严格压缩的情况下,县财政按人平1元的标准对综治经费给予了全额保障。二是人员力量上予以倾斜。县委十分关心综治队伍建设,对政法综治线的干部在调配和使用上予以统筹考虑、优先安排,解决了乡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的职级待遇,每个乡镇保证了3—5名以上的工作人员,一批长期从事这项工作、受群众拥护的同志还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保证了综治维稳岗位有人干事、愿意干事。三是硬件设施上予以倾斜。为改善政法机关的办公条件,按照原有办公区产权置换、新的办公区整体搬迁的思路,县委、县政府前后投入巨资(含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政法大院建设,目前,新的政法办公区已经落成,成为我县政法基础建设的一大亮点。乡镇、社区综治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得到逐步改善。四是工作机制上予以倾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制得到严格落实,对治安状况复杂、治安问题突出的乡镇xx县直部门实行挂牌整治,由县综治委派驻工作组进行帮助和指导,民调工作专门纳入绩效考评(占3分,加上综治工作6分,共计9分,为分值最多的单项工作),综治工作开展的实效与单位综合考评、领导政绩考核直接挂钩,与干部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二是源头稳控,第1页共6页化解上有硬措施一是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加强隐蔽战线斗争,在特殊群体中物建特情耳目,及时获取内幕性、预警性的情报信息,并加以分析研判,为领导正确决策、积极应对不稳定事件掌握主动,赢得先机。二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月排查调处制度和重要敏感时段排查制度,按照“预防在先、排查在先、调处在先、防止矛盾激化在先”的思路,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隐患。今年以来,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0余起,降低了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风险隐患。三是强化信访突出问题的处理。一方面切实加强领导包案,每名县级领导都包保负责1-2件信访积案,具体负责案件的协调处理、信访人的就地稳控和对责任单位的督促落实;另一方面坚持因情施策、分类化解。不拘泥于原有调查意见和处理结果,创新工作思维和方式,找准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信访积案、老案14起,信访人均已息诉罢访。四是强化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处置。正确区分事件性质,把握政策法律界限,讲究工作方法和技巧,今年以来,共成功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20余起,无一起激化矛盾、无一起引发警民冲突,特别是经过近几年严打“医闹”,全县医患纠纷明显下降。三是打防并举,管理上有新机制(一)扎实推进“天网工程”。今年市里下达给安化的任务数是50个探头,我县计划是建成80个(其中梅城50个、平口30个)。目前,县财政安排的200万元已到位(梅城镇60万和平口镇40万元的配套资金正在筹措),招投标已完成,11月底将全部建成。“天网工程”启动以来,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以来,直接或间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5人。(二)扎实推进巡防工程。专群结合,开展多个层次的巡逻守护:一是专业巡逻,组织公安民警携单警装备进行夜间巡逻,晴天步巡,雨天车巡;县财政出资75万,招聘退伍待安置人员在东坪、梅城、平口、大福等重点乡镇组建协警队伍,进行专业巡逻;二是义务巡逻,由各乡镇综治办牵头,组织干职工和治安积极分子在春节、“五·一”、国庆长假等时间节点开展群防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