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德育学的理论基础高校德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正式提出的时间虽短,但是经过全国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当然,应该看到,一门新兴学科的确立是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要使德育科学形成完整而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且要得到社会公认的科学地位,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研究和确认德育科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当然也是高校德育学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要用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高校德育现象,使高校德育科学建立在坚实而丰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成为真正的一门科学。一、高等教育的目的与高校德育地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一定社会和阶级培养所需要人才。古今中外任何社会和阶级都非常重视德育。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它以“明人伦”为教育目的,以伦理道德为教育内容,充分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教育重德育的特点。在国外教育史上,从古到今也都非常重视德育的。从古希腊斯巴达的武士教育到现代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都在重视培养人的品质,认为道德是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可见,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要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加强高校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保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重大任务。把高校办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形成良好的品德,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证。其次,加强高校德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忽视或缺少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德育会使高校失去方向,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加强高校德育对培养跨世纪人才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最后,加强高校德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大学生正处在知识日益丰富、身体日见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用什么样的政治思想观点教育大学生,塑造大学生人格是非常关键的,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及时的思想品德教育,会对他们的终身产生深刻的影响。可见,加强高校德育也是大学生成长所必需。二、高等教育的任务与高校德育内容从教育学理论来讲,教育任务和德育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教育任务决定德育内容。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代表一定经济利益的统治阶级总是以本阶级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来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任务也不同,德育内容也就不同,德育内容总是随着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及教育任务的不同而不断发展变化。其次,教育任务和德育内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教育任务决定德育内容性质,只有以教育任务为依据选择和确定德育内容才能更具有目的性。另一方面,德育内容是实现教育任务的基本保证,用什么样的德育内容教育影响年轻一代,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思想品德素质,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高等学校教育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实际,高校德育内容主要应包括四个方面:世界观教育。世界观决定人生观、道德观,因此世界观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科学世界观的建立,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教育学生有一个坚定而正确的信念是十分需要的。政治观教育。高校政治观教育包括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在风云变幻的客观形势下,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形势,引导学生用正确态度来认识和对待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这是学生需要的,也是教育者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观教育,要做到内容常新、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