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有《漱玉集》。李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热爱自然、伤春愁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补充: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背景: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关于词牌“一剪梅”的由来•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又名《玉簟秋》。朗诵练习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阕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似,节奏整齐。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比较阅读试比较《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不同时期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寡居不同基调明快开朗细腻深婉凄凉孤寂.•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云中: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鸿雁从空中飞来,故称“云中”。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他的丈夫,后来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