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北京卷4)年高考生物母题全揭秘专题36生物进化理论【母题来源】北京卷生物试题4【母题原题】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考查学生记忆的同时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为一个材料题,还需要学生能够获取题干信息的能力。这题基本上为中等难度,适合大多数学生。只要认真审题很难失分。【考试方向】通过材料,考核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进行考查。【得分要点】审题得同时分析出题干给予的信息,这需要学生具有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对于本题知识的本身,学生只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区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进化理论,对知识记忆的同时适度的理解即可。掌握这些学生很难在本题中失分。1.(常州模拟)下图表示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2.(·石家庄市部分学校联考)据调查,某小学学生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群体中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6%、8%B.8%、92%C.78%、92%D.92%、8%3.(·黄冈联考)八倍体小黑麦(8N=56)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普通小麦(6N=42)和黑麦(2N=14)杂交获得杂种幼苗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培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据此可推断出()A.小黑麦是普通小麦与黑麦共同进化的产物B.小黑麦的产生没有改变生物基因库的数量和基因频率C.小黑麦是新物种,其单倍体不可育D.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答案】C【解析】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小黑麦是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获得的,并不是共同进化的产物;小黑麦是一个新的物种,它的出现增加了种群基因库的数量。【考点】共同进化、杂交育种4.(2014·烟台联考)假设有一个方形保护区,边长为1000米,如图1,如果家猫由边界深入保护区100米捕食,就会使森林中的鸟类不能成功地保护它们的幼雏,因此保护区仅有640000平方米适于鸟类繁育。若该保护区被一条宽10米、南北向的公路和一条也是10米宽、东西向的铁路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四个区域,如图2,这样家猫可以像沿着边缘一样,沿着公路和铁路进入森林捕食。(1)被公路和铁路占去2%土地后,适于鸟类繁育的保护区面积是_______平方米。(2)下列对于被公路和铁路造成隔离状态的保护区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________。A.边界长度与原保护区相近B.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会降低C.种间斗争会加剧D.物种的迁移可能受限制(3)若原保护区的A物种的不同种群被分割到甲、丁两地,分别进化为B、C两个物种。进化的前提条件是物种具有________的特性,形成两种进化方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而________使不同种群间停止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