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汇编(10月 上)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VIP免费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汇编(10月 上)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_第1页
1/19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汇编(10月 上)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_第2页
2/19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汇编(10月 上)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_第3页
3/19
F单元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目录F单元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1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3F3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7F4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综合...............................................15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物卷(解析)·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09)word版】24.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①DNA是遗传物质②RNA是遗传物质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⑤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⑥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了R型细菌的体内A.①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答案】【知识点】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解析】A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内因是S型细菌的DNA进入了R型细菌的细胞,并成功表达了某些性状。A正确。【生物卷(解析)·届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10)word版】7、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但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C.本实验的目的是独立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答案】【知识点】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解析】B解析: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使大肠杆菌裂解,噬菌体释放出来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B错误【典型总结】知识点拨:1、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2、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放射性元素的去向问题①若用32P和35S标记病毒而宿主细胞未被标记,相当于间接地将核酸和蛋白质分开,只在子代病毒的核酸中有32p标记。②若用32p和35S标记宿主细胞而病毒未被标记,则在子代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中均有标记元素。③若用C、H、O、N等标记病毒而宿主细胞未被标记,则只在子代病毒的核酸中有标记元素。④若用C、H、O、N等标记宿主细胞而病毒未被标记,则在子代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中均可找到标记元素。3、标记噬菌体时应先标记细菌,用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细菌,这样来标记噬菌体。因为噬菌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只能在宿主细胞中繁殖后代,所以在培养基中它是不能繁殖后代的。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除此之外,还能证明DNA能进行自我复制,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5、两个实验都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6、细胞生物(包括原核和真核生物)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一种核酸(DNA病毒、RNA病毒)。7、DNA有四种碱基(AGCT),四种脱氧核苷酸。RNA有四种碱基(AGCU),四种核糖核苷酸。【生物卷(解析)·届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10)word版】6、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存在某种促进细菌转化的因子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促成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物质是DNAC.艾弗里用化学方法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分别研究其作用D.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后可将R型细菌全部转化为S型细菌【答案】【知识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汇编(10月 上)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