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求三年考情热点考向考点要求2007年2008年2009年动量守恒定律Ⅱ宁夏理综(T30·计算)全国卷Ⅱ(T16·选择)全国卷Ⅰ(T24·计算)全国卷Ⅱ(T23·计算)天津理综(T15·选择)四川理综(T18·选择)重庆理综(T24·计算)四川理综(T25·计算)北京理综(T24·计算)全国理综Ⅱ(T23·计算)天津理综(T24·计算)全国卷Ⅰ(T21·选择)天津卷(T10·计算)四川卷(T22·实验)重庆卷(T24·计算)广东卷(T19·计算)动量守恒定律属于高考热点,预计本课时在2011年的高考中,还将以综合考查为主,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进行考查.题型以计算题为主,难度中等以上.命题背景多与碰撞、反冲、平抛、圆周运动等相联系,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量知识的应用Ⅱ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包括碰撞、反冲、火箭)Ⅰ第2课时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或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就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2)公式:m1v1+m2v2=.不受外力所受合外力为零m1v1′+m2v2′2.动量守恒成立的条件(1)系统外力或所受合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守恒.(2)系统合外力不为零,但当内力外力时系统动量近似守恒.如碰撞、打击、爆炸等过程,动量均可认为守恒.(3)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所受合外力或内力外力,或外力可以忽略,则在这个方向上,系统动量守恒.不受为零远大于为零远大于1.动量守恒定律不同的表达形式及含义(1)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总动量p′);(2)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等于零);(3)Δp1=-Δp2(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中,各自动量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中(1)的形式最常用,具体到实际应用时又有以下常见的三种形式:①m1v1+m2v2=m1v1′+m2v2′(适用于作用前后都运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②0=m1v1+m2v2(适用于原来静止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比如爆炸、反冲等,两者速率及位移大小与各自质量成反比).③m1v1+m2v2=(m1+m2)v(适用于两物体作用后结合在一起或具有共同速度的情况).2.动量守恒的性质(1)矢量性:动量守恒方程是一个矢量方程.对于作用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都在同一直线上的问题,应选取统一的正方向,凡是与选取正方向相同的动量为正,相反为负.若方向未知,可设为与正方向相同列动量守恒方程,通过解得结果的正负,判定未知量的方向.(2)瞬时性:动量是一个瞬时量,动量守恒指的是系统任一瞬时的动量恒定,列方程m1v1+m2v2=m1v1′+m2v2′时,等号左侧是作用过程中同一时刻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等号右侧是作用过程中另一时刻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不同时刻的动量不能相加.(3)同一性:由于动量大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因此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4)普适性:它不仅适用于两个物体所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1.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6-2-1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C.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解析: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受到墙壁对它们的作用力,不满足动量守恒条件;a离开墙壁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答案:BC1.碰撞特点(1)①直接作用;②时间短;③一般来说内力远大于外力.(2)因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近似守恒.(3)动能不可能增加.2.爆炸特点:(1)内力远大于外力,动量守恒.(2)由其他形式能转化为动能,系统动能会增加.动量3.反冲(1)特点: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向相反方向发生动量变化.(2)实例:喷气式飞机,火箭等.(3)人船模型:若系统在全过程中动量守恒,则这一系统在全过程中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