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近代进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近代前期80年里,新思想不断涌现。旧的思想不断得到更新,各种进步思想的涌现,既体现出对前人的继承,又体现了对自身的发展和完善。1“”.林则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它既未付诸实践,也未触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2“”.洋务派继承了林、魏等人师夷长技的方略,并将“”它付诸于实践,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3.早期维新派大多来自洋务派,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进步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对封建制“”“度的尊奉发生动摇,他们继承了洋务派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的思想,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主张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以商保国,以制度强国。4.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相糅合,比较全面、系统地发展了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并使这种思想的影响从一种社会思潮演变成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即付诸社会实践。5.维新运动以改良失败而告终,使资产阶级不少人士放弃君主立宪的奢望,求得以革命手段取得成效。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民主革命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并以此指导辛亥革命。6.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用民权、平——等和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向封建正统思想儒家传统道德展开猛烈的批判,形成一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7.新文化运动后期,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一批先进分子开始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接受马克思主义,接受前期新文化运动未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后,后来逐步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时间内容主要著作初步形成国民革命时期深刻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回答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同盟军及革命的统一战线等问题《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地革命时期创造性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阶段时间内容主要著作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时期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中共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丰富发展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在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工业化道路、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均有重大发展,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其他各个时期的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战略、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都有其独创性理论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综合型试题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处于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事件(现象)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的非选择题,它既便于考查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综合型试题综合型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主要题型,此类题目较好地体现了高考加强综合能力考查的命题趋势,解答时要注意:一看,即看背景材料及设问;二找,即找出设问中的求答项和限制条件;三思,即思考解题的突破口及方法;四判,判断考查的主要内容;五答,即根据设问、逐问作答。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2007年高考广东卷)阅读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