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声声慢》万古愁心的乱世才女——李清照回忆学过的相关诗词•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字漱玉,号易安居士,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现存《漱玉词》。•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前:生活闲适,夫妻志趣相投、感情笃厚。•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去世,书画丢失。二、写作特点•前期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三、写作背景•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慢: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1、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句?2、作者为何而生愁?3、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思考①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②你认为这首词的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主旨句是哪一句?读后思考词眼: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愁作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祸不单行孤苦飘零知人论世: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鉴赏鉴赏探探讨讨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一、直接写愁一、直接写愁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鉴赏鉴赏探探讨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作环境感受若有所失寻觅无果处境冷清心境清冷凄苦无告沉痛凄厉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悲苦愁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戚戚表达上有何特点?作用是什么?表达上有何特点?作用是什么?七组叠字七组叠字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声是愁。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⑵增强感情2、内容上,奠定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叠字间接抒情思考一: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思考二: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结论:酒是“愁”的象征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淡酒急风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结论:秋风渲染愁情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旧时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晏殊《浣溪沙》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楼。————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一剪梅》结论:过雁象征相思结论:过雁象征相思、、离愁离愁思念之情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结论:枯萎凋零的菊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无言独上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