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后一课》第1课时VIP免费

《最后一课》第1课时_第1页
1/14
《最后一课》第1课时_第2页
2/14
《最后一课》第1课时_第3页
3/14
最后一课都德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28岁的时候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当时正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时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作者与文体背景关于小说以塑造以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故事情节事情节和和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描写来反映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现实生活的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种文学体裁。按篇幅、容量分按篇幅、容量分长篇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微型小说情节情节:环境环境::人物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三要素读准字音:踱来踱去郝叟懊悔惩罚钥匙祈祷哽督学膝头小弗郎士duóhǎosǒuàochéngyàoshiqídăogĕngdūxīfúláng强迫qiăng字帖tiè“最后一课”是一堂什么课?特殊含义是什么?本文的主人公是谁?——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初读课文,思考法语课爱国主义教育课分段第一段(1-6节)上学路上;第二段(7-10节)上课之前;第三段(11-23节)上课经过;第四段(24-29)宣布散学。课文分层分析课文,理清情节1.“我”为什么不想去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要检查我们功课,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第一段(1-6节)上学路上“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能管住自己?看见许多人在看布告,他只是边跑边猜测,没有停步;听到华希特跟他开玩笑,还是继续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许多人围观新的布告,但究竟出了什么事却并未直接写出,这有什么作用?使读者产生了悬念,有力地吸引读者急于读下去小弗朗士发现有哪些情况不同往常?第二段(7-10节)上课之前平时最后一课气氛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听到听到一切偏安安静静的,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的严肃的气氛学生学生开课桌,关课桌,怕吵开课桌,关课桌,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上了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静一点静一点…………""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戒尺着那怕人的戒尺穿着漂亮的礼服穿着漂亮的礼服其他其他没有镇上的人没有镇上的人有镇上的人有镇上的人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天气暖和、晴朗画眉宛转地唱歌(反映出小弗朗士天真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社会环境:普鲁士士兵操练布告牌传来坏消息最后一堂课气氛(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小结1、巩固生字词2、预习后面两部分最后一课作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最后一课》第1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