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的《权利法案》•(1)颁布: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2)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3)意义: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2.美国1787年宪法•(1)颁布: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1787年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2)内容•①宪法将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国家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最高司法机关是最高法院。政府各部门的权力彼此制约和平衡。•②在国家结构上,1787年宪法规定国家实行联邦制。国家有适用于全国的宪法和基本法律,各州在不违反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3)意义: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了示范作用。•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1)颁布:在共和派和保皇派长期斗争后,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终于颁布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2)内容•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②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3)意义:以法律的形式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它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4.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1)颁布:1871年春,德意志帝国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2)内容•①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②帝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但由“皇帝任命”。•③宪法还规定,帝国设立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但是权力较小,无法通过任何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3)意义: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的建立,适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跻身世界强国行列。英德美法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787年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行政权内阁、首相皇帝、宰相总统总统立法权议会议会国会议会权力中心议会皇帝总统议会特点君主虚位议会至上军事封建皇帝权重总统共和制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和制度相同点(1)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2)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认识虽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共性和个性的差异,有的还体现了不完善不彻底性,但毕竟是人类追求民主政治过程的一大成果,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时间政体国体革命前波旁王朝君主专制封建专制1789~1792君主立宪制1791年宪法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1802年四部宪法资产阶级共和制1804~181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宪法资产阶级军事专政1814~1830波旁王朝复辟1814年宪章复辟的封建王朝1830~1848七月王朝1830年宪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时间政体国体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宪法资产阶级共和国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宪法资产阶级帝国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资产阶级共和国•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此类型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表述关系的题干。②根据题干要求以数字序号列出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件或现象。③由不同的数字序号组成的备选项。有些组合型选择题还要求将有关事件或现象按照一定的关系(时间、区位、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序。此类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多,信息范围广,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策一:可采用排除法,先选定一个正确的再排除。•对策二:限定语突破法。解答组合型选择题时,首先要仔细审读题干,抓住限定答题要求的字词,明确题目的时空限定以及特殊的解题要求,并以此为突破口,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从而缩小思考范围。•(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卷)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