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优秀教学设计精选《雷雨》优秀教学设计精选一、教材依据《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美小文。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的恩赐。这堂课通过形状生动的录像,逼真的雷雨录音,真实的照片,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地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景。二、设计思想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进行图文对照,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景物特点的办法。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2、通过看课件与学文的结合,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四、教学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的。五、教学难点六、教学准备录像录音图片绳子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游戏魔术嘴巴。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有着各种本领,相信平时仔细观察的你们一定能学各种动物叫。老师讲出多种动物的名称让学生们自愿叫,学生们兴趣非常浓。2、出示课件蝉的图片,问那同学们是否认识这种动物呢?有什么特点?喜欢在夏天叫这是夏天的现象,我们今天来学习夏天的另一个现象。板书18雷雨3、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二、初读课文1、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出示从雷雨前、雷雨中到雷雨后这样变化的录像。2、看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有的说这场场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实在迷人。3、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是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4、同学们仔细看看,认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的景色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的?板书1—34—67—8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好生字,而且边读边想象雷雨变化的情景。三、学习会认字、词1、读准字音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自读──指名读──男女赛读──齐读2、记字形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垂减一减,睡觉的睡减去目。乱舌头在嘴巴里乱摇。虹换一换,红换走部首加虫⋯⋯学生各抒已见四、感悟课文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1、学习雷雨前部分1――3自然段1出示雷雨前录像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2学习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出示满天乌云的照片,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有的说无数的乌云,有的说很厚的乌云,有的说黑沉沉的乌云,还有的说云很低⋯⋯同学们这么多这么厚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哦,很使劲的往下按,是吧如果换成了满天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又会觉得怎么样呢?很闷很热同学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闷热的特点呢?个人读---评议—齐读3你还能从哪里找到闷闷的感觉呢?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对比句子、叶子不动,蝉不叫。、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同学们,通过对比,我想大家一定知道哪个句子程度更深些?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读出闷热的感觉?为什么天气那么闷热呢?因为叶子一动不动,说明一点儿风也没有。4同学们听听,什么来了?是怎样来的?出示大风录音忽然一阵大风,树枝会怎样呢?乱摆什么是乱摆?谁来做做树枝乱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