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由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其中试卷共6页,答题卷共4页。要求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卷上认真填写姓名、考号、座位号、县(市)、学校。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精耕细作D.铁犁牛耕2.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③自耕农经济出现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南海1号”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认为,“南海1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①宋代制瓷技术的进步②宋代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③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我国A.秦汉时期B.隋唐代时期C.北宋时期D.明清时期5.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A、玉米、蕃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丝织业中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D.贵重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6.有人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D.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宗教7.在人类开辟新航路的活动中,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船队是A.迪亚士船队B.达·伽马船队C.哥伦布船队D.麦哲伦船队8.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民众对电信、铁路、保险等行业的垄断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每年的人大代表提案很多都涉及到了这些敏感的话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罗斯福新政D.二战后9.清末,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在内陆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添麻”,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需求。这说明当时()A.乡农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城市仍处封闭状态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D.社会生活新旧并存10.1949年10月1日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全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不包..括.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买办资本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1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完成后。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12.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主要体现在①正确认识了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②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③提出了把我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3.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1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5.“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