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题(解析)1/8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示意我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成1~2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解析]1.D2.C第1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玉米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农业生产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两地区都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区都是平原地形和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区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③④⑤。第2题,中美两国玉米带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实行农场化经营,机械化程度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大国、经济大国,玉米的市场需求量大;两地区的交通条件都很便利;影响农作物复种指数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原因,由于热量条件的限制,两地区复种指数均较低。3.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正确的是()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题(解析)2/8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大力提高粮食产量②乙地区要充分利用光热条件,大面积推广小麦种植③丙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D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位于河西走廊,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利用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但生态脆弱,要控制开发力度;乙地区位于云南境内,由于多石灰岩分布,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薄,耕地面积小,但地处亚热带、热带地区,光热条件好,可发展花卉等的种植;丙地区在华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产区,多风沙、旱涝灾害,并且土壤盐渍化严重,改造中、低产田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丁地区为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该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地广人稀,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4~5题。4.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甲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A.复种指数高B.农产品外运便利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题(解析)3/8C.灌溉条件好D.光照条件好5.从20世纪90年代起,甲地开始大规模种植番茄,番茄加工已成为该地重要的出口外向型产业。为进一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①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番茄制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②大力实施种植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番茄的种植面积③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④扩大原料出口能力,获取更多经济收益⑤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4.D5.B第4题,根据经纬度和玛纳斯河等信息,可判断甲地位于准噶尔盆地。甲地位于中温带,热量条件不如位于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复种指数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低;甲地晴天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少,光照条件好于位于湿润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甲地的水资源、交通等条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相比均不具有优势。第5题,甲地位于干旱地区,依赖灌溉水源发展农业,受水分条件的限制,增加种植面积的方法不可取;原料出口的经济效益差。排除②④项。故选B。下图为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6.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有()A.生产规模小B.科技水平高C.商品率高D.精耕细作7.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次生盐渍化B.水土流失、石漠化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6.C7.A第6题,该地区南部主要农作物是油棕、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属热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题(解析)4/8带种植园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技术水平低、经营比较粗放等特点。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