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难点汇总21环境化学题环境问题,与生活联系密切,多数陌生度高,因而有难度。●难点突破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成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以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案例探究[例题]在氯氧化法处理含CN-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无毒物质。(1)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650mg·L-1。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其中N均为-3价):KCN+2KOH+Cl2KOCN+2KCl+H2O。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2)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氮气。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KOCN+KOH+Cl2→CO2↑+N2↑+KCl+H2O(3)若处理上述废水20.0L,使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至少需液氯______g。命题意图:以废水处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及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知识依托:氧化还原反应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错解分析:不能准确判定KOCN中C、N元素的化合价,导致配平及计算结果错误。解题思路:KCN被Cl2氧化分两步完成,第一步:3-43-2CNKOCNK,先氧化还原性较强的C元素;第二步:20243-4NOCCNKO,再氧化还原性较弱的N元素:2KO-3CN+4KOH+30Cl2→2CO2↑+0N2↑+6K-1Cl+2H2O↓↑2×36×1KCN转变为无毒的N2和CO2,与Cl2存在如下关系:2100342Cl5~KCN2n(KCN)=650mg·L-1×20.0L×10-3g·mg-1÷65.0g·mol-1=0.200moln(Cl2)=25n(KCN)=25×0.200mol=0.500molm(Cl2)=0.500mol×71.0g·mol-1=35.5g答案:(1)碳(或C)2KOCN+4KOH+3Cl2==2CO2+1N2+6KCl+2H2O(3)35.5●锦囊妙计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需要:1.多关注社会问题,从中学到教科书上没有的知识。2.多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将死的书本知识活化到现实生活中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歼灭难点训练1.(★★★)六氯苯是被联合国有关公约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有毒物质之一,下式中能表示六氯苯的是2.(★★★★)康泰克等常用治疗感冒药品中含苯丙醇胺(又称盐酸苯丙醇胺或盐酸去甲麻黄碱)人服用后会产生负作用:过敏、心律失调、高血压、急性肾衰、失眠等。最近停止使用,这是2000年最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1)苯丙醇胺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A.PPbB.PPAC.PPmD.APC(2)与盐酸苯丙醇胺有类似作用的麻黄碱如果保持甲基数目不变,含有羟基且羟基及N原子距苯环位置不变,其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3.(★★★★)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________>________>H2O、HF;第三周期SiH4>PH3>________>________。(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H2S________H2O;CS2________CO2,CCl4>CF4(选填“>”或“<”)。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3)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致冷剂的沸点范围介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利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他类似的还可以是______。(4)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但求助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填写字母,多选扣分)①毒性②沸点③水溶性④颜色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4.(★★★★★)我国规定饮用水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pH6.5~8.5Ca2+、Mg2+总浓度<0.0045mol·L-1细菌总数<100个·mL-1以下是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1)源水中含Ca2+、Mg2+、HCO-3、Cl-等,加入石灰后生成Ca(OH)2,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写出其中一个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凝聚剂除去悬浮固体颗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