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小结练习 岳麓版必修1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小结练习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1/6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小结练习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2/6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小结练习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3/6
单元学习小结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有新思想原则、新组织结构的共产主义政党即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系统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任务和策略原则,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2.全面认识巴黎公社革命(1)爆发的偶然性:①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巴黎公社起义只是一个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②“”普法战争失败后巴黎的形势,即马克思所说的特殊条件,而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即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2)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起义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当时的巴黎,外有普军侵略,内有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是在危机形势下仓促建立的,所以当时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失败是必然的。(3)教训的深刻性:①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②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3.全面认识十月革命的特点(1)在理论上,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成功。(2)在革命道路上,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3)在革命阶段性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4)在革命实现方式上,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4.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1)相同点:领导力量基本相同,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2)不同点:①革命对象不同: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②革命性质不同: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③结果不同: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④影响不同:二月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5“”.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可行性(1)经济上,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这就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中国的城市革命缺乏社会条件。(2)政治上,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中国工人阶级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政治斗争条件因此,中国革命只能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3)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失败的共同原因就在于照搬苏俄经验,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背离了中国国情。毛泽东首先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经验教训,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从而使中国革命开始了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6.两次国共合作的区别及认识(1)区别:①“”合作方式:前者实行党内合作;后者采取党外合作,形式上为国民政府领导,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自己的抗日力量,保持着政治、军事和组织上的独立性。②政治基础:前者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政治基础;后者是反对日本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③结果:前者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中途破裂,后者则一直维持到抗战结束。④两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的成熟状况和采取的方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中共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理论修养和斗争经验,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党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第二次国共合作时,中共已从幼稚走向成熟,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巩固并扩大统一战线。(2)“”认识: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得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结论;中共在斗争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正确方针的制定与实施。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傅立叶主张按性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小结练习 岳麓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