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的局面,后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这一局面被改变始于()A.禹B.启C.商D.汤2.下面是两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它们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3“”.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神权色彩浓厚C.政治等级森严D.贵族拥有政治、经济特权4“.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宗族权力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D.书同文,人同伦6.从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8“”.我要用奸臣去监视忠臣,用忠臣去威胁奸臣。这是在电视剧“”《东方朔》中,汉武帝独特的用人之术。汉武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封建专制皇权B.显示用人不拘一格C.鼓励大臣相互牵制D.表明自己心胸豁达9.《晋书·“段灼传》载: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这种选官用人的制度其最大的弊端在于()A.选官用人的标准不明确B.公卿贵族把持选官权,任人唯亲C.人才评级的设置不合理D.选拔人才的效率低下10.关于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官职的记载,从《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图一图二A.图一: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B.图一: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C.图二: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D.图二:太尉,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11“.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的尚书台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宋朝的参知政事D.元朝的行省制12“”.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3.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A.三公九卿制B.内阁制C.二府三司制D.一省制14.历史人物传记《乾隆皇帝十张面孔》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弘瞻是乾隆帝最小的弟弟,一天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结果弘瞻被革去亲王,降为贝勒,解除一切官职,永远停用,32岁抑郁而终。这则故事反映的本质是()A.宫廷内部的森严等级B.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C.乾隆皇帝的冷酷无情D.宫廷斗争的血腥残酷15.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第16题18分,第17题22分,共40分)16.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三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何种地方行政制度?(3分)(2)图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在西周和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