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的采集经济神农氏尝百草2、农业的起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氏族出土的粟和菜种子河姆渡遗址出土碳化稻谷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的采集经济2、农业的起源3、畜牧业的起源五谷:一般是指“黍、稷、麦、豆、麻”黍稷粟麦豆麻稻六畜猪马牛羊鸡狗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二、农具的进步——从耒耜到曲辕犁时代主要生产工具远古和商周春秋战国汉代东汉三国唐代唐宋耒耜为主铁农具、牛力犁耕安装犁壁、牛耕普遍化翻车(灌溉工具)曲辕犁筒车(灌溉工具)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半坡人用的石斧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马桥文化石犁马桥文化石锄马桥文化石镰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时期水利兴修情况远古春秋战国汉代大禹治水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治理黄河、坎儿井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自耕农经济的形成1、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2、自耕农经济产生时间:出现原因:基本特征:性质:经营模式: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耕作方式?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耕作方式?甲骨文“(王)大令众人曰,(xié)田。”““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农业起农业起源源农业发农业发展展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生产力生产力““男耕女男耕女”织”织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精耕细作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模式中国中国古代古代农业农业特点特点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生产模式: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经营方式: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我国农耕经济最早在什么地区形成规模()A、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B、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D、黄河流域和湘江流域C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形成南稻北粟局面取决于()A、自然条件B、政府政策C、居民口味D、历史原因A关于我国早期农耕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最早在长江和珠江流域形成规模②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稻的国家之一③在发展初期已显露出地域差别④以种植业为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B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是指()A、铁器时代的到来B、牛耕的出现C、灌溉事业的发展D、筒车的运用B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器时代的到来D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的发明是()A、耦犁B、曲辕犁C、翻车D、筒车B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提花机C我国古代经常性大规模治理黄河始于()A、原始社会后期B、春秋战国C、汉代D、魏晋南北朝C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采取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这是由于()A、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B、低下的生产力水平C、抵御自然灾害的要求D、奴隶制的生产方式B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A、“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D、大规模分工合作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主要表现在()A、男耕女织,自给自足B、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弱C、对封建国家的依赖性强D、导致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A“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有()①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生产②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④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