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景,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我在教学本篇课文时,尊重学生阅读个性,“以人为本”,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指导学生多读多想,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这种感受;在想象形象中感知形象,引导学生一边结合课件图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一边读悟课文,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美,汇报交流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仔细品味精彩句段,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学本篇课文,学生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了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体会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比如:学生对“浸”的理解就很到位,说是森林“泡”在浓雾里;还有“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里“抽”,通过比较“抽”与“长”,学生理解为树木长得速度很快,并想象树木生长的画面,这些都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再现,很精彩。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细节的落实还不够到位。例:在学习写“夏天”这一段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说得不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抓住学生在阅读当中一些生成性问题,调整教学环节,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