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三节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共2课时知识目标:掌握性别角色的定义,领会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特点。教能力目标:掌握社会性行为的概念,了解形成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学为的因素。目情感目标:了解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的特点的重占八、、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特点,社会性行为的概念难占八、、男女双性化与教育性别行为发展有和学生日常理解背离的理念,所以通过谈话法,让学生接受新理念,并结合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功”的案例教帮助理解,学习效果很好。学亲社会行为好理解,所以用实例分析即可,下次注意减少讲解亲后社会行为的时间。记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结合“小人国”视频中的迟亦洋的攻击性行为分析,直观教学效果好。第1课时教学任务第三节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重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特点亲社会行为的概念难点男女双性化与教育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具授课日期2017年6月23日第三节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一、性别差异二、性别角色与性别行为三、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第四节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儿里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特点提问导入激发教师讲举例分教学过程:【导入】为什么男孩儿喜欢运动性游戏,喜欢车等男性化玩具为什么女孩儿喜欢安静型游戏,喜欢娃娃等女性化玩具【新授】第三节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一、性别差异1•身体、动作和感觉的发展方面女:身体、神经;男:肌肉、肺、心2.认知发展方面女:语言;男:空间3.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方面男:攻击行为,对成人指导更为多样化4.特殊发展方面男孩儿容易出现学习问题、阅读困难、言语缺陷、情绪问题。二、性别角色与性别行为性别角色:是指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的行为的总和。(一)幼儿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幼儿对他人的性别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大约到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有了一些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能明确分辩自己的性别,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这个时期举例分的孩子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等,但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如一个男孩玩娃娃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等。三、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1•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例如,通常男孩在所有玩具中更喜欢卡车和小汽车,而女孩则更喜欢玩具娃娃或柔软的玩具。幼儿对同性别玩伴的偏好也出现得很早,2岁的女孩表现出更喜欢与其他女孩玩,而不喜欢跟男孩玩。2岁的女孩对父母或其他成人的要求有更多的遵从,而男孩对父母的要求的反应则更趋于多样化。2•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1)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男孩更喜欢有汽车参与的运动性、竞赛性游戏,女孩则更喜欢过家家的角色游戏。(2)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幼儿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男孩之间更多打闹,为玩具争斗,大声叫喊,发笑;女孩则很少有身体上的接触,更多通过规则协调。(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在所有文化中,女孩早在3岁时就对照看比她们小的婴儿感兴趣,6岁男孩的好奇心和情绪稳定性优于女孩,6岁女孩对人与物的关心优于男孩。四、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举例分析讲授结合实例分析概念1.生物因素对幼儿性别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生物因素主要是性激素(荷尔蒙),研究发现,在胎儿期雄性激素过多的女孩,在抚养过程中虽然按女孩来养,但仍然具有典型的假小子的特征。她们喜欢消耗较多精力的体育活动,在幼儿期也不喜欢玩娃娃。2•父母的行为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的作用。(1)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引导者。如孩子出生后,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房间的布置、玩具的选择、衣服的式样与着色的安排等,都是根据孩子的性别决定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