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词常见意象VIP免费

古诗词常见意象_第1页
1/6
古诗词常见意象_第2页
2/6
古诗词常见意象_第3页
3/6
古诗词鉴赏专题教学教案古诗词常见意象虎林市高级中学由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概念、特点及作用。2、学会从诗词的意象入手,解读诗意,体会诗情。3、学会分析诗词中意象的寓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感知—品悟—归纳—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增强学生在古诗词鉴赏中的自信心,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教学重点]明确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教学难点]正确领悟诗词中意象的寓意,准确感知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一提到古诗鉴赏,很多同学就有点儿望而生畏。其实,古诗词鉴赏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先让我们来看一首唐诗。它就是李白的《静夜思》。请同学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1、“月”是客观的景物,没有感情色彩。而在这首诗中的“月”,寄寓了客居他乡的诗人内心深深的思乡情怀。这种能够传达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在诗歌中称为意象。2、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明朝的诗评家胡应麟曾说过:“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可见,只要把握了诗词中的意象,就不愁对整首诗境的领会了。诗歌的根本是情感,而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我们就能够与几百年前的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正是鉴赏诗词的基础。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切入点——它就是从意象这一角度入手,来解读诗意,体会诗情。二、讲授新课:(一)什么是意象?我们知道,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1“意象”。意象举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我们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这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意象的辨识:“意象”①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②但更多的情况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花秋月、寂水寒山、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等等。意象的特点:这些形象浸染了作者的感情,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说的“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事物.(二)解读意象的作用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答: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是由于“柳”和“留”谐音,借以表达惜别,依依不舍之情。而行旅之人见到柳就会引起起缕缕离愁,生发思乡之情。因此说,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提问: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数不胜数,我们要熟悉常见意象的一般象征意义。说一说你都了解哪些意象的寓意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巩固练习]小组讨论后指出下列各组意象中的含义。•杨柳长亭孤帆驿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词常见意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