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戏曲中的美术元素自古以来,戏曲与美术都是想通的,例如:美术中的化妆与戏曲中的脸谱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美术中的化妆讲究就不可能在舞台演好一场生动的戏曲。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以生、旦、净、丑”四种基本类型作为行当分类。“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离不开颜色的变化组合。脸谱的作用:从美术色彩上说,色彩是脸谱艺术刻画人物性格的基本元素和性格符号特征,戏曲脸谱的设色与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承、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脸谱中每个颜色都具有其特定意义,脸谱是一种极富夸张的化妆艺术,来源于生活中的夸张和装饰。就如以丑角来讲,“丑”,传统戏曲中丑角俗称小花脸是起扮演戏剧角色,脸谱中“丑”行当人物的表现形式,是以其强烈的色彩,丰富的线条,变幻无穷的模式,改变了演员本身的面目,以极夸张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人物个性,扮演现实生活中卑微的坏人。特意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在美术中,白色是一种突出单调的色彩,它的正面涵义有纯洁、庄严、隆重等,它的反面涵义有罪恶、恐怖、哀悼等其中在戏曲中的白色代表诈这一性格符号,利用美术中方面的涵义。从戏曲脸谱的艺术特征来讲,主要有装饰性、程式性、象征性等意义。像装饰性特征,是指戏曲演出追求外部形式的美感,其表现手法各有不同。中国戏曲中人物造型主要是“写意”,造型大胆而夸张是戏曲脸谱的特征,这种大胆的夸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脸谱艺术有其固有的章法,它将绘画中的“点、线、色、形”有规律的组织成变形、夸张、装饰性极强的图案造型,由此产生了戏曲脸谱的各种格式与规则,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图案化、装饰化的戏曲脸谱程式要与戏曲本身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戏曲艺术严谨和谐、节奏鲜明、气韵生动的艺术品格。戏曲脸谱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中重要的、极为独特的部分,是戏曲舞台特殊色彩的一种美学,它不仅丰富了舞台画面,更主要的是通过各种艳丽的色彩与夸张的图案,使舞台上人物性格表面化,这是经过中华民族多年来,多少戏曲艺术家的积累、探索、发掘、创造的结晶,是我国戏曲界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出的一大贡献,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人类的骄傲。所以说,脸谱艺术是戏曲艺术性格化极其杰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