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一诗歌思想内容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按题材分类:1、边塞诗2、羁旅行役诗3、送别诗4、悼亡怀友诗5、思妇闺情诗6、山水田园诗7、写景抒情诗8咏物言志诗9、即事抒情(缘事抒情)诗10、咏史怀古诗11、哲理诗。二诗歌常见思想感情1、送别类。依依不舍、难分难舍之情。②离情别绪。③临别祝福、互相劝勉。2、怀古类。对古人(古代英雄、历史人物)的追思、缅怀。如《蜀相》对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刘禹锡《乌衣巷》借怀念古人抒发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借古讽今。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3思乡类、思亲类。(1)远游他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2)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思(客居他乡、思念家乡亲人)。(3)边关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5)闺中少妇对游子的思念。(6)烽烟离乱之时对远方亲人的思念。4、战争类。(1)对长年戍边生活、战争的厌弃、批判。(2)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3)对将士英勇奋战、浴血沙场的热情讴歌。(4)对醉生梦死、腐朽、骄奢淫逸的统治阶层的批判。(5)对生活艰苦、处境艰难的前线将士的同情。(6)感时伤世(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情怀。5、闲适类(山水田园诗)。(1)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2)对清幽宁静的山居生活的向往、喜爱。(3)对恬淡、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的向往。6、爱情类。(1)对爱人的思念。(2)对忠贞爱情的歌颂。(3)表白忠贞不渝的心迹。7、建功爱国类。(1)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5)视死如归的豪情。文天祥《过零丁洋》(6)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7)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8)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8、讽喻类。讽刺统治者的贪婪、昏庸、醉生梦死、荒淫无耻等。9、抒怀类。(1)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2)不被重用的失意、愤懑。(3)受排挤、遭贬谪的无奈、抑郁与愤懑。(4)随意自适、旷达乐观(达观)的情怀。(5)与世无争、超脱凡俗或恬淡的情怀。(6)孤芳自赏、高洁或孤高的情怀。(7)感时伤世(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情怀。10、民生类。①对下层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层的批判。11、咏春类。①赞美春天勃勃的生机、大好的春光,流露欢欣喜悦之情。②流露诗人伤春情绪,感慨春光易逝、好花不常、人生易老等。12、忧国伤时类(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三、应考锦囊。1、提问方式:①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②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2、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第二步:结合相关诗句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进行具体分析。四、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根据题材把握思想感情2、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6、抓意象、意境。五、例题演示。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