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文留白处精彩纷呈——《小珊迪》案例分析一、案例的背景:前一段的时间,学校组织我们外出学习,我们听了五节课,其中一位老师执教的《小珊迪》一课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靠卖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找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压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牵挂弟弟没人照顾,最后惨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至始至终创设了一个动人的情境,努力体现以读为本,在朗朗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特别是教师能够巧妙地利用课文的留白处进行训练,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透彻,更加深入。二、案例的描述:片段一:师: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一起和老师回到那个故事中去,看看小珊迪在回来的路上究竟遭遇了什么?小珊迪握着刚刚换回来的12个便士,高高兴兴地往回跑。他想……生:我终于有钱了,我可以和弟弟吃饭了。师:可是,就在这时,一辆马车极快奔来,小珊迪来不及躲闪,被马车撞倒了。那马车不但……,反而……生:那马车不但不停下来,反而从他的双腿上压过去。师:小珊迪挣扎着坐了起来,忍着疼痛,用手四处摸索着。他在找什么呀?生:他在找掉在地上的零钱。师:太阳快落山了,小珊迪的腿断了,他无法站起来,只能靠着双手一点点向前爬去,他要爬回家,因为……生:因为家里还有弟弟在等他。师:就这样,他在几个同伴的搀扶下终于回到了家。迎面扑来小利比,惊慌失措地喊着……生:哥哥,你怎么啦?师:哥哥告诉他发生的一切。小利比说:“我们拿这钱找医生吧,一定会治好你的腿!小珊迪说……生:那是先生的钱,我们必须还给人家。师:小利比哭着说:“那位先生不会在意的,求你了哥哥!你的伤那么重,说不定会死的,我们去找医生吧!”小珊迪仍然摇了摇头说……生:我们必须守信用,就是死了也要把钱还给人家。片段二:师:我们宁可相信他走了,到一个没有饥饿也没有寒冷的地方去了。瞧,连上天都飘下几朵洁白的雪花,似乎在表示对他的悼念,你是否接到其中一朵呢?举起来看看。那就把你的感动、你的心情和对你的启发写下来。让我们静静地想……生:在雪花形状的纸卡上进行小练笔。师:因为时间很短,也许我们不能写很多,但哪怕只写了只言片语也是好的。让我们永远记住诚实善良坚强的小珊迪!三、案例的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第一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巧妙挖课文的留白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快要结束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再次巧挖课文的留白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课文导写训练,这样读写结合,达到了以读促写的目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创新思维得到了展示。这样的教学,教师把学习过程还给了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了学生,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位教师成功的教学案例,说明她理解了新课标的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其主动地走近文本,走入文本,超越文本,各文本对话,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远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借丰富的资源进行大量的实践,我们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挖掘语文课本中的留白处,凭借这些极具内涵的空白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会将课文学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