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之记叙文文体规范一、作文的基本要求◆卷面整洁,不涂不抹。(一)书写规范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虽好看,不易辨认也并不好。◆字体要工整,不草不连;◆笔迹清晰,黑白分明;◆字在格内,大小适中;◆不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二)标点规范1)、不能一逗到底,也不能都点圆点。2)一般说,顿号、逗号、分号、句号、冒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占一格位置;引号的前引号和冒号共占一格,后引号和句末标点符号共占一格,或前后引号各占一格;间隔号占一格;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书名号和括号的前后符号,各占一格。3)一行之首不要出现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前一行的末尾。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可以在这些符号后面挤着写一个字。引号、括号、书名号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上一行之末。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能断开,写不下时挤在一行之末。作文上最忌首、腹、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最主要的还是能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若段落太少,既不美观又无层次感,更让人感觉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千字以内的作文,分成5—8段就可以了。(三)合理分段:因此与过程有关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都要交代完整。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的基本特点是陈述过程。情节是一篇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它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有的作品有序幕和尾声。作为写作的重点,“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那儿。写自己熟悉的经历过的真实的具体的人和事记叙文的表达表达方式准确、恰当、简洁的记叙生动、形象、细腻的描写(修辞)简练、精当、深刻的议论表达技巧与表现手法(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细节)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技巧:渲染、烘托、对比、铺垫、伏笔,照应、首尾呼应、过渡、升华、设置疑团,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点面结合、卒章显志……记叙文的“四快速”快速进入场景快速进入情节快速进入描写(生命)快速进入细节(灵魂)◆强化描写意识◆强化手法意识◆强化细节意识◆强化波澜意识◆强化情感意识记叙文文体规范的五强化作文最高境界周善培对梁启超说:“……作文章有两个境界,第一个是能动人,读你的文章,没有不感动的。第一步你做到了。第二个是能留人。司马迁死了快两千年,至今《史记》里有许多文章还是使人不厌百回读的。你这几十年中,作了若干文章,你试想想,不说百回读不容易,就是使人读两回三回的能有几篇文章?”3、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叶圣陶1、创作总根于爱--鲁迅2、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感动家是一个温馨而甜蜜的字眼,在家可以撒娇,可以培养志趣,又可以无拘无束地尽享天伦。这一切是因为有个好父亲。小时候,我依偎在爸爸的怀里,偶然发现爸爸满头乌发中,竟有一丝亮闪闪的东西。爸爸对我说:“你把白头发都拔出来,一根奖励一毛钱。”我高兴得要命,把爸爸的头抱在胸前,双手插在发丝里拨弄着,仔仔细细地寻找。可失望的很,除了那一根白发外,再无新发现。我拿着爸爸奖励的一毛钱,心里直盼着爸爸头上多长些白发。爸爸是公司负责人,常常很晚回家,那时我都进入梦乡了,没机会去寻找他的白发。有一天,爸爸难得早早回来,拎了厚厚一大包材料。我瞅瞅爸爸的头发,就要往他身上猴。爸爸一双大手把我推开了:“去!去!去!”然后将各种材料摊在桌上,在桌底下放了满满一盆凉水,把脚放了进去,又在光脊背上披了一条湿毛巾,便挥汗如雨地写起材料来。第二天早晨我起来上学时,发现爸爸趴在书桌上睡着了,旁边堆着厚厚的手稿。我看见爸爸头上又有了白发,便蹑手蹑脚走过去,轻轻拔起来,一会便拔了十多根,爸爸还在呼呼大睡。我喜滋滋地走了,心里真得意。爸没有食言,后来看到我保留着的白发,奖励了我一块钱。我对爸爸的工作并不感兴趣,重要的是他的头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