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案例VIP免费

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案例_第1页
1/8
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案例_第2页
2/8
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案例_第3页
3/8
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案例一个“脾气犟”的小男孩,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稍不顺心就躺在地上又哭又闹,很容易生气。案例一:这一天,做操时,我让小朋友一组一组排好并走到操场轮到静韩走时,他就是不走,后面的小朋友被挡住了,就说他的不是。于是他不高兴了,就躺在地上,不管怎么说,他就是赖着不走了。原来是因为班上小朋友带牛奶来喝放在桌子上,他就乘此机会拿走。而后,不管你如何说,他就是喝定那瓶牛奶„„案例二:做完操后幼儿自由活动,一些小朋友在玩积木。朱辰煜一人静静地搭一座房子,刚叫我看呢,就被静韩给弄倒,高兴地笑了。跟他讲理,让他跟辰煜道歉,他就蹲下哭闹„„案例三:自由活动结束了,小朋友们都有序地上厕所,而他却一个人到处跑。大家上完厕所都回教室乖乖坐下时,他又跑去别的地方玩耍„„思考: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静韩的表现“反应强度”比较强烈。所谓反映强度是指情绪反应的强弱,一般来说,反映强度较弱的孩子易相处,反映强度较强的孩子,容易吸引别人的注意而得到别人的关照,但一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吵大闹,常惹得大人生气。静韩属于反映强度较强的幼儿,以往是他着急生气,我也着急生气,最后往往是他累我也累,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通过不断地研究这类孩子的性格,并不断地改变教育的方法,发现像以前一样着急,试图下“猛药”来解决这种行为,是不切实际的。了解这类孩子的问题后,我改变了以往的急噪、焦虑心理,而以平静、平和的态度来对待、解决。第一,调整心态,避免激化。在孩子情绪激烈的情况下,我先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平静的心态解决事情,以免事情的进一步激化,然后寻找时机,主动地与他交流,分析原因,引导他寻求解决事情的办法,使孩子这种强烈的情绪得以缓解。第二,家园配合,步伐一致。针对孩子的情况,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交流,传授正确的指导方法,步伐一致来对待孩子的情绪反应慢慢缓解情绪反应的强度。第三,循序渐进,适时强化。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等到他对待事情的情绪有所改观时,我们就及时给予认同,鼓励和表扬他,让他意识到进步后的“益处”,从而使情绪反映强度渐渐降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门没有边缘的科学,而教育重在教育契机的捕捉,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要做到使他们身临其境,只有这样,对他们的影响才深刻,教育才有良好的成效上周星期一中午午餐时,我们午饭吃的是骨头汤泡馍,当时,刚好贺西香上完厕所,从打饭处路过,我也顺手递给她一摞盘子,让她去给分发一下,她把盘子放在了每个组的桌子上就走了,等待老师喊端饭。所有的小朋友都开始吃饭了,我忽然发现有一桌子上没有盘子,也恰好这一桌子的小朋友也没有喊没有盘子,这时,我说“贺西香,你把盘子发完了吗?每个组都有吗?”然后,我意味深长地望着她,这时,她才仔细检查每个组,发现有一个组没有盘子,她迅速地去取了盘子放在桌子上,我走过去摸摸她的头说:“以后再发盘子或端馍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每个组是否都有了,都有了才说明这件事才完成了。”然后对全班小朋友说:“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做完后一定要仔细检查,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且不管教育的效果怎样,至少这个教育契机我已捕捉到了,因为教育的效果有时是短时期无法看出,而教育的契机只要留心,处处皆是。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需做个有心人,从小处着眼,关注细节,对孩子的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连续几天卫生间的地面、墙上总是湿的,而且班上的其他老师也反映。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询问幼儿,孩子们都说不知道。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在日常的生活中与班上其他老师的沟通中,我们发现了问题,经过初步地询问幼儿,并没有找到问题根源所在,所以老师决定进行详细地调查,并找出原因。)因此,我特别关注了幼儿进入卫生间的那一个过程。有一天上午,我站在卫生间门口看着幼儿一个一个洗手,冲洗干净之后孩子们都走了出来,结果毫无线索。(刚开始观察并没有让我发现什么,也许老师一直站在卫生间门口,孩子在老师的“监督”下不敢进行自己的活动。)下午,我故意在教室里忙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