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代精准教研大数据赋能教学哈尔滨市花园小学语文精准教研团队“云时代”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走进千家万户,课堂教学研究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黑龙江教师开展学院小学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团队的带着下,哈尔滨市花园小学的教师依托弗兰德斯课堂观察系统,借力大数据的反应开展精准教研活动。通过课堂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比照分析,精准科学地判断分析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行为,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的高效达成,学生的快乐成长,让教研赋能教学!弗兰德斯课堂观察系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实现听评课的指标量化,并在大数据的根底上寻求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促进教师开展的解决方案。课堂观察中,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采用时间抽样的方法,每间隔3秒钟,就会依照分类记录下相应的编码。这些编码反映了课堂中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这些事件按时间顺序连接成一个序列,能够呈现出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和风格。下面我们就针对两位语文教师分别执教《狐假虎威》的课堂观察,进行具体数据比照分析。为方便起见,分析中把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称作A班和B班。一、运用课堂观察,唤醒教学智慧1.授课脉络指向思维:从上面的根本数据指标比照可以发现,同样一节二年级的《狐假虎威》,各有各的精彩,但在不同维度的考量下,效果也不尽相同。两位老师都能在课堂上注意表达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思想,而且从学生的课堂表达效果来看,学生主动说话的比率分别是209和210,几乎一致,这说明老师的思想意识和课堂实践都在表达课标下的开放课堂。路径一:融合学习,促进思维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识字教学,通过认读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朗读等方式学习阅读、积累語言,因此不难看出两位教师在设计时,都是依据整体入手、全面思考的统整理念,有意把文本中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点有机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得课堂变得简约又富有生机。路径二:聚焦语言,促进思维教学重点段落时,两位教师都能抓住狐狸的动作,让学生想一想每个动作所表示的含义,进而来理解狐狸的心理活动,体会它的狡猾;又通过老虎的动作,让学生明白百兽之王是被狐狸给骗了。在学生理解的根底上教师再顺势而导,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文本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在这个过程中,A班老师主要是采用了俯下身子指导、为学生搭梯子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理解、实践;B班老师那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积累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楚。路径三:领悟内涵,促进思维对于有着明显文体特征的《狐假虎威》来说,课题的理解无疑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发现A、B两位老师都能指导学生用文本中的语言和动作,朗读好、表演好角色,真正走进狐狸和老虎的内心世界。相信只有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真正读懂《狐假虎威》,“狐假虎威”一词才会真正留在他们的心里。通过比对,可以看出A班老师的课堂比B班老师的课堂更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加注意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呈现出的课堂有效语言的水平值也更高。2.系统编码指向行为:再来看上图所示的矩阵图,两节课进行编码后的数据统计分别是:A教师课堂时间为42分钟15秒,数据统计共得到630个配对;B教师课堂时间为42分30秒,共得到了702个配对。具体细化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A班老师的课堂讲授及指导或指令相对较少75/94,更多的是在接受学生的主张100次,表扬鼓励学生26次,适当表达教师的情感5次;B班老师的讲授及指导或指令的指标数较高,到达257,课堂指导集中在讲授内容这一环节,说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不够放心的,一直在带着学生按照既定的设计走个来回,所以学生的被动说话数据也较高。虽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学习重点的掌握,对学习难点的化解,但对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仍显缺乏。另外,二年级的阅读教学,分析讲解不宜过多,生字教学是必需的,而在B班的课堂中,缺失了10分钟的写字指导,也反映了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对于课堂设计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