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本乡域内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本乡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有关预案规定执行。一、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根据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W级)四级。1、特别重大事件(I级)(1)一次事件伤亡100人以上,且危重人员多,或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露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市人民政府和市卫生行政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援的突发事件。(2)跨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3)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2、重大事件(II级)(1)一次事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事件。(2)跨县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3)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事件。3较大事件(III级)(1)一次事件伤亡30人以上、4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事件。(2)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事件。4一般事件(W级)(1)一次事件伤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事件。(2)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事件。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医疗卫生救援组织机构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县卫计局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承担突发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和伤病员转运工作任何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因突发事件所致伤病员的救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由医疗卫生救援机构中具有现场急救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组建,主要承担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的医疗救援任务。队伍配备救护车及相应器材设备。3.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领导小组根据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需要,在突发事件现场设立医疗卫生救援现场指挥部,由现场由组长担任总指挥,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4、应急联动在乡政府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与救援中心(120)与110、119、122等专业机构建立信息互通和应急联动机制。三、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和终止1、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分级响应I级响应遇到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启动I级应急响应时,配合国家、市、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要求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II级响应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启动II级应急响应时,配合国家、市、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要求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4.1.3III级响应III级响应的启动发生较大突发事件,需要启动III级医疗卫生救援时,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III级响应。III级响应行动在县级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迅速向现场派出医务人员,组织和指挥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和队伍开展现场医疗卫生救援,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处理情况。W级响应(1)W级响应的启动发生一般突发事件,需要启动W级医疗卫生救援时,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W级响应。(2)W级响应行动在县级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迅速组织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开展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组织医务人员对伤病员进行及时救治,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和评估。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2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要及时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全力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在实施医疗卫生救援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救治,又要注重自我防护,确保安全。为了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工作,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领导小组要在事发现场设置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主要或分管领导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效率,加快抢救进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要加强与现场各救援部门的沟通与协调。3、现场抢救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迅速将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