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9分)1.【参考答案】C【解析】不符合题干要求,不属于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的表述。【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概念的含义理解的能力。2.【参考答案】D【解析】汉字不是绝无仅有的表意文字。【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3.【参考答案】C【解析】不是“形声字”而是“汉字”的字形少变。【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3分)【参考答案】A【解析】逾:超过,越过。【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5.(3分)【参考答案】C【解析】画线句子的意思是:翟銮说:“按照法律,抄家的罪行只有三条:谋反、叛逆和奸党罢了。不合乎法律规定,怎么能取信于天下呢?”【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6.(3分)【参考答案】B【解析】“始终赞同皇帝看法”不准确。【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7.(10分)【参考答案】(1)(5分)(1)皇帝责问翟銮,翟銮就叩头谢罪说:“陛下圣明,我要顺从还来不及,(哪里)有什么建议呢。”(译出大意给2分;“诘”“谢”“不暇”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5分)事毕之后,翟銮归来时的行装装了千辆车,用这些财物赠送权贵,得以再次执掌政事,他的声誉立刻就衰落了。(译出大意给2分;“竣”“遗”“柄政”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二)(11分)8.(5分)【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想象(虚写),设想分手之后,自己因思念友人而失眠,由失眠得以听到静夜里如泣如诉的啼鸟声和风声。(3分)诗人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2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和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9.(6分)【参考答案】尹诗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3分)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及归隐故园的决心。(3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三)10.(6分)【参考答案】(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三(2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共4页)11.(1)(5分)【参考答案】E3分A2分D1分,【解析】B“情感主线”的说法错误;C“讴歌”说法不当;D不仅包含感激,还有信任。)【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6分)【参考答案】①通过环境描写,渲染紧张气氛,为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2分)②“怕人”和“心安”构成对比,形成悬念,吸引读者。(2分)③同时也写出了人物的心情(即将得手的窃喜)。(2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3)(6分)【参考答案】①潦倒落魄。欠下巨额赌债,无奈逃亡在外。②为改变境遇,去偷盗藏獒。借人们参与晚会之机企图盗取幼獒。③良知未泯。母獒的行为唤醒了他的良知;期盼结束流浪生活,与妻儿团聚。(每点2分,结合文本概括分析。)【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4)(8分)【参考答案】观点一:小说现在的结尾更好。①具有开放性的结尾,使小说主题更耐人寻味,引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②人物形象塑造更加丰满,凸显人物心灵面对选择时的挣扎。③照应开篇,结构严谨。观点二:另一种结尾更好。①主题更清晰,更具艺术冲击力。②人物形象塑造上,通过“泪水滑落”这一细节,表现出“你”感动、悔恨和心灵复苏的复杂情感。③情节发展上,是经过情感发展到最后形成的必然高潮。(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谈理由,每点2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探究能力。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1)(5分)【参考答案】(5分)C3分E2分D1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和分析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