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研究》中期报告甘井镇中心小学赵娜《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阅读是丰富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而现在农村小学学生没有阅读的坏境、阅读的兴趣不高、阅读量也少。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以知识为重的课堂结构导致以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依赖性、单一性的特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是学生主体地位丧失。最近又发现我们班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学生很少,写的作文更是语句不通顺,表达平淡、枯燥。就其原因是由于阅读量少,导致普遍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较弱,课堂中很难发现精彩的发言,有些同学甚至是闪烁其词,连一句连贯通顺的句子都说不上来,又谈何写作呢?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其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阅读。可是由于我们也地处农村,家长受教育的情况相对较低,受家庭影响,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大的阅读量。阅读方式也很单一,主要以书面阅读为主。由于几乎都是“留守儿童”,没有家长的辅导和督促,现在的学生缺乏阅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众所周知,兴趣是做好许多事情的老师,只有对这件事情有了兴趣,让他们养成了习惯,才可能发自内心地去做,去认真探索,只有培养了阅读的兴趣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教学也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为了激发我校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我们准备进行《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曾经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的最高阅读境界。二、课题的界定阅读有效教学具体是指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在教师指导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任务、目标及阅读材料特点等因素所选用的促进有效理解的规则、方法和技巧。阅读策略与课堂阅读方法相比,阅读策略更具有技术性、实效性和针对性。阅读有效教学策略大致包括师生筛选信息策略、处理信息策略、理解信息策略、质疑解疑策略。学生学会筛选信息的前提:一是能够识别文章中信息的价值,二是掌握各种筛选信息的方法。“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目标应指通过课堂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审视:(1)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关注“全人”发展的教学;(2)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促进语文学习、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3)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呼唤效益意识的教学。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立足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并探索课外有效阅读的方法与策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语文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内容,我们结合我校的实际展开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三、研究对象及内容•(一)研究对象: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二)研究内容:高效课堂实施中当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1)高效课堂实施以来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基本状况;(2)研究问题的归因: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弄清根本原因,做出科学诊断。四、研究方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采用调查法、实验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来完成。1、调查法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2、实验观察法每一位实验教师以班级为主阵地,就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策略举措进行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实验研究。通过操作变量的实施,观察变化,前后测定对比,分析因果关系,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用理性结论指导教学实践。3、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主要...